(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我的妈妈,她今年8岁了。
我之所以说她8岁了,是因为,生下我之前,她只是一个女孩子,生下我之后,她才是一个妈妈。我今年8岁了,所以,我的妈妈也8岁了。
我8岁的妈妈,有时也不够好,做事有点追求完美,偶尔还爱发脾气,难过时会哭鼻子,生爸爸和我的气时,竟然惩罚自己不吃饭。
但是,我很爱她。因为,8岁的妈妈和8岁的我一样,都不够好,但都很努力。”
这两天,一篇文章《我妈妈才8岁,原谅她不够好》走红网络。天下的父母大多深爱自己的孩子,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生来就会做父母。毕竟,从孩子出生,到学校学习,从年少叛逆,到远走高飞,父母总是在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考验。从零经验成长为一个智慧型的家长,是一段修炼的旅程。下面这 11幅图送给你,希望你能早日升级:
01

世界上有两种父母,一种是成为孩子一辈子的榜样;一种是让孩子明白,永远不要活得像父母那样。父母不是孩子的保姆,而应该是孩子的榜样。
2.

父母不要只提要求,却不注重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过程好,结果不会差;为结果而忽视过程,结果一般不会好。
3.

与其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还不如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孩子终究会长大,不可能总在你的庇护下生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4.

想要孩子拥有自信,请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父母对孩子的鼓励、赏识和表扬,都是对孩子自身表现的一种认可和接纳,是孩子培养自信心的力量源泉。
5.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去珍惜它。
6.

犯错是探索世界的必然,父母要允许孩子适当犯错,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7.

我们不可能陪着孩子走完全部的人生,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在自己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性格坚强,不被轻易打败,能够直面一切困难的人。
8.

幸福的家庭,并不是聚集了一群完美的人,好的父母,也是有缺点的人,承认并接纳自己的缺点,人才能活出自由舒展的状态。相信自己的独特之处自有它的价值,这样的心理能量让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9.

父母总把自己当权威,培养出来的孩子有两种类型,要么没有主见,要么叛逆。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业,孩子,也可以做我们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10.

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其实是剥夺了孩子一个宝贵的思考机会。家长要给孩子培养一个思维习惯,就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11.

信守承诺,是绝大多数家庭都会教育孩子的基本品质和行为准则。父母的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