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赵匡胤活着,北宋会不会被金国灭亡的结果,从北宋灭亡的原因,和金国兴起的原因,还有赵匡胤自身的特点去分析,比较好。
北宋末期,当时在位的宋徽宗赵诘有几个特点:
一是穷奢极欲,安于享乐,玩物丧志。
二是此时的北宋,文人治国已成根本,武将根本没有地位。而且文人集团里的新党旧党的党争已深入骨髓。
三是北宋要同时面临北方多个游牧民族的政权威胁。如西夏,辽,金。
不得不说西夏这个让大宋难受的王朝,是大宋自己应对策略不利, 硬生生无中生有,出来的一个王朝。
这个西夏王朝不仅不断侵扰北宋,使得北宋耗损大量人力物力,去对付西夏。
更严重的问题是,西夏王朝占据自古以来的产战马地区,阻断大宋和西域养马地区的贸易沟通,使得北宋战马奇缺。
另外还有燕云十六州问题。
以上这些导致北宋灭亡的因素,如果宋太祖在世,都不会有。
宋太祖是武将出身,性格刚毅勇猛,具有雄才大略,信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在问题出现萌芽状态时,他就会雷厉风行扼杀。
而宋太宗则相反,没经历过什么战阵,却有表现欲,在在战场上瞎指挥,另外宋太宗还喜欢给在外领兵打仗的将帅,配备文官做监军,以防将领叛变或不听指挥之类,这就为战场随机应变的指挥体系造成多重领导的干扰。
在以收复燕云十六州,攻打辽国时,这种弊端表现的淋漓尽致,多路进军,却缺乏有效调度指挥,各个太祖时期的名将,被一群不动军事的文官指挥的团团转,最后导致败北。
杨继业的死,其实就是这种体制的牺牲品。
还有动摇到大宋根基,新旧两党的党争,如赵匡胤在世,也不会有党争的根源,起源与变法。
为什么北宋要变法,是因为北宋庞大的文官体系,朝廷已供养不起。当时文官家的仆人,都穿着丝绸质地的鞋子。
北宋变法是替宋王朝赵家找钱的。新法最后演变成对民间中底层的无情掠夺。
因此,北宋灭亡前夕,已经涌现出宋江,方腊等多个民间起义。
说到底,是宋太宗和宋太祖不是一路人。
一个是打天下的开国武皇帝,一个是吃了一碗现成饭的文皇帝。
一句话就是,如果太祖赵匡胤在,北宋灭亡的那些因素都不会存在,而且,这位赵匡胤,以其个性,很可能继续开疆辟土,建立一个像大唐,大汉那样一个超级王朝。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