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生活多年,北方的大妞少有不会做来个救急的面疙瘩汤的。尤其是我这个年龄的女人。
少年时照顾妹妹们一天三餐吃饭,还要给爸妈留饭,不能像现在这样,可以方便的购买现成饭,半成品,那时都是手作。
于是,在西安这个地方,做饭,首先要学会的就是面食。
我学会的第一道面食,就是拌面疙瘩汤。
这是我奶奶,我爸爸的手传!
只不过他们两个的做法略有不同,味道也自然不一样!
先说我奶奶教我的疙瘩汤。
我奶奶做饭利索,调味也讲究。她不让我在汤里加蔬菜,除了鸡蛋和葱花,就是盐和香油,还不能多放。
这样的面疙瘩汤,有着独特的麦香和油香葱香。从小到大,这个味道让我一直念叨着。
面粉一定要放在陶瓷盆里,铝盆,搪瓷碗都不行,说这样的家伙事儿拌出来的面疙瘩没有筋性,不好吃。
加水的时候一定要先在水里放点盐,还不能多,她比划着多少的量,也是我多次实验后凭着感觉把握的。盐不能放在面粉里以免味道不均匀。
拌面疙瘩不能用手,要用她老人家特制的大筷子,一手拿筷子搅拌,一手端着水,边拌边搅,直到有三分之二的面粉都变成了絮状,然后才能下手整理,把大块的面絮撕小一点,让面絮状更均匀。
我当年人小力薄,大筷子根本搅不动,咬牙坚持,老是盼着老太太离开,我好快点下手搓搓面疙瘩。
家里做面汤的铝锅里加上水,放在煤炉子上烧着,手里的面疙瘩也拌好了,切点葱花放碗里,放点盐和香油,拌好腌一会儿,再打个鸡蛋。
水开了,把拌好的面疙瘩一点一点的均匀撒到开水里,边洒边用拌面疙瘩的大筷子搅着,让面疙瘩不要成坨坨。等面疙瘩浮起来,就把葱花盐放进去,接着放打散的鸡蛋,等鸡蛋花飘起来,香味儿直冲鼻子,面疙瘩汤也就好了!
刚做好的点疙瘩汤是汤清的,放一会儿就稠了,口味也差了!
每次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就愿意自己动手做一碗这样的面疙瘩汤,趁热吃完,出一层薄汗,浑身透着舒坦!身体的别扭也就烟消云散了!
再说我爸爸做的面疙瘩汤。
他在清晨为我们做的面疙瘩汤,和我奶奶的版本是基本一样的。但是,他有手劲儿,面疙瘩劲道的很,入口舒服,特别好吃!
如果是晚饭,老爸就愿意给面疙瘩汤里加菜,主要是西红柿。
现在有美食视频里教做面疙瘩汤里,加了炒西红柿还要炒鸡蛋,还要加火腿肠和青菜,调料还要加酱油生抽和耗油鸡精等,一锅的调料味儿,哪里还有食材本身的清香?
我曾好奇的试过美食博主的五颜六色的面疙瘩汤,结果是,我很难下咽,家人也不吃,最后只能……!
老爸做的西红柿鸡蛋面疙瘩汤是不用炒西红柿的,但是却要除皮,切碎煮的烂一点才下面疙瘩,他挑的西红柿都是没有白心的,下锅就烂,汤红面白,蛋黄葱绿,看着就赏心悦目。
小时候,老爸露一手的时候,我们都舍不得出去玩,守在锅面前,出锅就开始盛在碗里,嘴里吸溜着,好像再烫也不能阻止我们几个吃货。
现在老爸九十有二,早已是我们为他做羹汤了。但是,我却特别留恋儿时的味道,尤其看他在医院里自己端着碗,津津有味的吃护工给他做的面条汤的时候,心里就更加难受,也不知道啊,什么时候还能再给老爸做一碗他亲传的面疙瘩汤?
想想,从2019年的夏天到现在,除了在妹妹们和护工给的视频上看他和母亲的生活,在电话里听他们说话,亲身面见都是奢望!更不要说近身照顾了!
罢罢罢!
起身烧水,筛面,切葱拌盐,拌疙瘩,无尽的思念和回忆,都交给锅里腾起的枭枭的蒸汽吧……
一碗家常便饭,可以让亲情暖暖,也可以让生活更有滋味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