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研究工作,很多的教师可能都会“不寒而栗、战战兢兢”,因为大家把研究工作当成了一件极其痛苦的“差事”,总是认为研究是专家学者们的事情,更是一件太遥远、太奢侈的“高大上”工作。因此,若想成为一名研究者,似乎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对于我们而言,教育随笔既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式。显然,这是我们中小学教师能够接受也是愿意接受的一种研究方式。因为要写作,所以我们要坚持阅读和学习;因为要写作,所以我们要勇于实践与探索;因为要写作,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揣摩。
教育随笔写作,就是我们中小学教师最好的研究方式之一,是教师阅读、实践和思考的最有效方法。不言而喻,我们教师也可以做一个简单而快乐的研究者。
教育家李镇西认为:“教育写作并不可怕,一切有教育实践体验的教师都可以拿起笔,一切来自教育的真切感受流淌在纸上,都能成为好文章。”教育随笔写作,形式多样,内容宽泛,篇幅短小,因此对我们教师来说是极易入手,尤其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老师来说是最好的写作切口。我们只要平时多动笔、多动脑,养成良好的教育随笔写作习惯,写作水平自然会慢慢提高。
台湾作家罗兰说:“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写作就是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我无法承诺将生活过得精彩无比,但我可以做自己生活的记录者,挖掘平凡生活中的值得记住的地方。等到我老了,这些文字就是记忆储藏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