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14-29

作者: 老彭有话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08:04 被阅读6次

14.29 [传统为14.43]原壤①夷俟②。子曰:“幼而不孙弟③,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译文】原壤伸着双腿坐在地上。孔子说,小时候你眼里没有长幼,长大了没有一点贡献,上了岁数还不早死,这样子就是个贼。用拐杖击打他的小腿骨。

【老彭有话】原壤伸着双腿坐在地上(挡住路)。孔子说,小的时候你是长幼不分,长大成人也没有干成象样的事,上了岁数还不早死,这样的人就是贼。一边说一边用拐杖击打他的小腿骨(让他把腿蜷起来)。

从孔子的言语和行为来看,孔子对原壤真是爱恨交加。对原壤的帮助是出于邻里之情,同伴之谊。虽然原壤不懂事,但孔子还是照顾帮不误。这与“以德报怨”“以直报怨”没有关系,是孔子的仁、爱。

本章是孔子把原壤的一生进行概括后,得出结论认为这样人的一生就是白活,是个“贼”。后代人却断章取义,只摘取“老而不死,是为贼”是大错特错的。

【注释】①原壤,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老相识。《礼记·檀弓下》: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从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说的是原壤的母亲死了,孔子帮助他安排丧事。原壤站到棺材上说“我很长时间没有唱歌了”就唱了起来。孔子只好假装听不见。旁边的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制止原壤?孔子说,我听到了,但亲人毕竟是亲人,故人毕竟是故人。意思是对这样的人,他也没有办法,任凭他去吧。②孙、弟,孙通“逊”;弟通“悌”。

相关文章

  • 论语·宪问篇14-29

    14.29 [传统为14.43]原壤①夷俟②。子曰:“幼而不孙弟③,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

  • 《论语》宪问篇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行为依然要正直,但说话需谨慎。 子...

  • 论语宪问篇

    第九节:孔子对管仲的欣赏。 原文: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问管仲。曰:“人也。...

  • 论语宪问篇

    第七节:宝剑锋从磨砺出。 原文: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孔子说:“爱他,能不以勤劳相劝勉...

  • 论语宪问篇

    第四节:仁义就是你的铠甲 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用着不必有仁。” 译文:一位有德...

  • 论语宪问篇

    第八节: 原文: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译文:孔子说:“郑国制订...

  • 论语宪问篇

    第十节:穷并非是阻碍你前进的唯一障碍 原文: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贫穷的时候很...

  • 论语宪问篇

    第十三节:与人交往的原则。 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

  • 论语宪问篇

    第十三节:与人交往的原则。 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

  • 论语宪问篇

    第十一节:创业好,还是做高管好。 原文: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译文:孔子说:“孟公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宪问篇14-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rt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