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与书评读书每天写1000字
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作家虹影

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作家虹影

作者: 青缃语丝 | 来源:发表于2017-04-12 22:03 被阅读166次

1

初识虹影是在十年看她的一本小说《英国情人》(又名《K》)。看完我整个人震撼了——是怎样的女子可以写出如此惊世骇俗的小说?我怀着好奇心收集虹影的小说,每出版一本我就看一本。

虹影:

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女子有行》、《阿难》、《K》、《绿袖子》,诗集《鱼教会鱼唱歌》等。

她的多部长篇被翻译成三十几种语言,在欧美等地区及以色列、澳大利亚和日本、韩国等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曾获中国台湾1997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图书奖,2004年被台湾选为中学生书评竞赛规定书籍。

......

被《南方周末》、新浪网等评为2002、2003年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

以上是网上对虹影的评价。

虹影近照

2

表面的光环很难真正认识一个人,但文章可以。

最初虹影主要写诗。诗人给我的印象,不是非常愤慨,就是满怀忧郁,似乎不具备这些诗人气质是写不出好诗。虹影是后者,在她的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证实了我的猜想。

既然是自传体,内容通常都是作者的经历。里面提到六六(虹影小名,因为排行第六)出生在一个特殊家庭,亲生父亲是虹影母亲的婚外情人。虽然是婚外恋,但却可歌可泣。养父对六六很好,没有嫌弃她是妻子的出轨铁证,他“有权把我弄成残疾,甚至闷死我,摔死我,就像很多人家对女婴那样,诿说不小心的就行了”,但是他没有。

六六出生于1962年——中国全民饥饿的年代,不知多少人在这个年代死于饥荒。六六的出生自然不受家里的长兄长姐待见——多一个就少一份粮食。家里人除了父母外都讨厌她,嫌弃她。在外更加受到邻里的歧视,因为大家都知道她是个私生女。闲言碎语,甚至恶毒的咒骂,六六从小就没有少听。因为极度饥饿,她常常做梦,梦到“为了吃到红烧肉,我就肯朝那些欺侮过我的人跪着作揖”。醒来后她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究竟,究竟为什么我会出生到这个一点没有快乐的世界上?有什么必要来经受人世这么多轻慢、凌辱和苦恼?”

六六从小就不是泼辣的性格,人们欺负她,她能躲则躲,不能躲则忍。苦难生活加上隐忍个性,想必造成她忧郁的原因,只能籍由写诗来抒发内心的郁结。

十八岁时,跟历史老师相恋,并且发生身体关系。在那个年代什么糟心的、奇怪的事都有可能发生——历史老师后来自杀了。自杀原因尽管跟六六无关,但却在她柔软稚嫩的少女心上多刻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

3

《饥饿的女儿》使虹影扬名海内外。《英国情人》(官司发生前原名《K》),却使得虹影缠上官司,并且被法院判以禁止出版的处罚。最后几经波折,《K》改名为《英国情人》,再次出版与读者见面。

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小说惹出这么大的麻烦?相较于《K》官司的前因后果,我更诧异于小说本身。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青岛。一位玩世不恭的英国年轻人裘利安·贝尔和大学系主任夫人闵相恋。通常这种中国夫人和外国人发生婚外情,都被描述成香艳小说,是小说男女主角生命中的小插曲,情毕各自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这样的故事里,女主角一般受到男主角诱惑,在恋情发生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可是虹影笔下的闵,却是一位知书达理,大胆追求幸福的新女性,一改这类小说里男性占绝对优势的状态。闵出身大家族,父亲爱书成痴。母亲嫁进来时,嫁妆里有一本孤本《玉房经》,使得父亲更爱母亲,几乎无视其他两房。

闵从小就跟母亲一起,按照《玉房经》的方法练习吐纳、静坐,因此,到教她房中术时,她很快知其旨趣。

闵后来嫁给丈夫郑。

她暗中在行房事时,在郑身上试一下(房中术),郑像中了毒,躺倒一个月,实验完全失败。此后房事不仅少,而且似乎走过场。按照新文化标准,她的婚姻是成功的——文学教授与文学家的结合,算是佳话。她若与任何人谈起她的不幸,别人都会认为她疯了。

遇到裘利安,她像鱼回到大海一样那么快乐。她犹如处子般害羞腼腆,就像刚知晓成年人把戏的少女。她主动引领裘利安进入性的愉悦世界。小说里有多处段落大篇幅描写他们的交合,没有猥亵,没有不安,只有唯美,如同15世纪意大利波提切利的名画《春》一样,给人纯净的美的感受。

“太疲倦了,”他想,“我恐怕会死在这个女人的欲望之中。”这想法突然,使他非常惊喜。

这个死法太幸福了。

我会幸福的死去,而不是死在战场上,也不会死在刑审室里,吞氧化氢。

裘利安是潇洒浪漫的诗人,也是情场浪子。

他一直害怕爱情,有了爱情,脱身麻烦。

有性就行,有性就去。如果爱情不来为难他,他也不愿打扰爱情。

可是裘利安渐渐地、深深地受到闵的牵引,爱上闵。

多少次在一起,他第一次感觉到,她是他深爱的妻子,已经不挑不选的妻子,使他真正感到幸福安宁。

或许,房中术的秘密,需要一种修养,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感?房中术就是爱情!当他爱到一定深度,就自然会努力使所爱的人快感持久。

最后,小说的结局是,裘利安和闵未能走到一起。裘利安前往欧洲前线,并战死。闵不断地自杀,一次未成再来一次。

裘利安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名字也是真名。他是英国著名女性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外甥。

在伍尔夫别墅,四岁的裘利安被母亲抱着

闵这个角色也确实有原型为参照。这就是引起官司的原因。

4

在小说的人物性格处理上,虹影把自己的某些性格加注到女主角身上——大胆追求所爱,无所顾忌。这是虹影离开家乡重庆之后,逐渐形成的性格,一脱胆小怕事的形象,亦或者说,这种性格因子隐藏在虹影身体里,一旦触发就完全坦露。

虹影后来经过重重困难,移居到英国,并且以写小说谋生,这在海外华人作家是不多见的。一个在英国的中国人,偏离所谓的英国主流社会,写出的小说却可以在全世界非中文市场上出版,是怎样的才情,怎样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够做到?

虹影是诗人,在她的小说里,诗的语言常常不经意地从她笔尖滑出。

我在对谁说话,

还是我听见一个声音在说话,

对着两具尸体?

阿难啊,

不要悲伤,

也不要哭泣。

我于往昔不是告诉过你

万物实性就是如此,

与我们最亲近者,

终要与我们分别隔离?

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修辞学家韦恩·布斯提出“隐含作者”这一概念。

隐含作者,特指作者的第二自我。即作者的每一部作品都含有自己不同的形象、观念、意识形态。

而虹影的作品中,刻画出性格各异的“第二自我”。

《饥饿的女儿》六六经历苦难之后的冷静叙述,《上海之死》于堇纵身一跳的洒脱决绝,《上海王》筱月桂身处男人世界中的果敢智慧,《阿难》“我”的亦幻似真、扑朔迷离的讲述,《K》闵的固执情深。

每一种形象和个性,镶嵌成一幅完整的虹影肖像。

相关文章

  • 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作家虹影

    1 初识虹影是在十年看她的一本小说《英国情人》(又名《K》)。看完我整个人震撼了——是怎样的女子可以写出如此惊世骇...

  • 追求,探索,才能蜕变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黄庭坚——《水调歌头》

  • 枯木有龙吟

    我欲穿花寻路 直入白云深处 浩气展虹霓 人间留不住

  • 名人词

    《水调歌头·游览》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 宋词赏析摘录

    水调歌头 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

  • 古诗词佳句集注译(云)

    古诗词佳句集注译(云) 1、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注] 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却走到了白云...

  • 自是一番寒彻骨,一半辛苦一半甜----记高新区新进教师赛课活动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时间匆匆,教学徐徐,不觉已走过一年之久。此间,或许迷惘,几多浮沉,但我们仍...

  • 简书,梦想开始的地方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 黄庭坚 人生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就把家养了,所以我来到...

  • 左手烟火,右手诗意

    1、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热爱诗书。上学前,就整天拿着长条的画册,从屋里...

  • 《水调歌头》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作家虹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rv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