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阿比西尼亚是一种玫瑰想法散文
《棋王》:当代众多网络小白文的鼻祖?

《棋王》:当代众多网络小白文的鼻祖?

作者: 卖油小李 | 来源:发表于2019-06-12 23:43 被阅读68次

    电影儿这种东西,灯一亮就全醒过来了,图个什么呢?

    可我隐隐有一种欲望在心里,说不清楚,但我大致觉出是关于活着的什么东西。 

    ——阿城《棋王》

    这周选的是一部不足3万字的短篇小说,来自于阿城,这位作家在当下可能已经渐渐淡出了读者的视野里。甚至很多年轻的读者都不知道这位作家,这也很正常。阿城老师已于90年代后搁笔(这也被很多批评家称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一大遗憾),但他的经典作品“三王”1(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前几周介绍的《暗算》一样,为当下众多作者写作的提供了一个方向,只是与《暗算》一样,发展得都有些跑偏。

    他故事的背景放在那动荡的十年,这也与那十年结束后大家的普遍写作题材相似。但正如有些批评家所指出的那样,那段时间的小说主要可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坏事终究变为好事,比如干部们下乡后普遍知晓底层民众的苦难,回来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等等;第二种是落难知识分子为底层劳苦女性(或最高层)所搭救(这暗合了古代落难才子,佳人相救的套路);第三种叙述青春无悔,对自己年少无知表示没有必要忏悔。

    但阿城的作品均不在这三种形式之内,他的作品给人一种“久违了”的说书人感觉,语言简洁、情节明快,让读者能够很快地破除由作者所布下的华丽辞藻迷雾而看到整个故事的全貌。从开始到结束,一气呵成。

    《棋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自己的知青朋友王一生的故事。在那个年代里,家庭成分很重要,王一生家庭成分不好。但他是一个棋痴,并把象棋当成了自己生活的志趣,也是因为这份志趣让他在众多坎坷中保持乐观。

    作者以在火车站准备下乡结识王一生作为故事的开端,火车站由于人员嘈杂的混乱也象征着那样一个时代。但对于王一生来说,不打紧,只要能下棋就行。随着火车上的人越来越多,棋盘摆不下了,也不打紧,下盲棋。甚至到地方插队时,他一有空便请假出门,沿着路找寻一块儿下棋的对手。

    当然了,这也成为棋王的必经之路。

    这就是阿城与那个年代的作家不同的地方,当大家纷纷把笔投向宏大的革命运动叙事时,他却把自己的重心放在那个年代里似乎不存在的生活志趣。

    王一生下棋的故事也很简单,他是个家庭成分不好的棋痴,痴迷棋,下棋,偶然间碰到捡破烂的世外高人,对下三天三夜后终于赢了一盘,拿到失传棋谱,再修炼,最终在地方象棋大赛中,以一敌十,下盲棋,成为棋王。

    这小说主干情节是不是挺像当下众多网络小白文的?遭遇仇家欺辱、挫折与失败,然后再绝境中碰到世外高人,传授一身绝世武艺/能力,再杀回来/荣耀逆袭获得荣誉。如果在这情节上再添加些爱情的元素,比如主人公刚开始所追求的这个女性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跟他走在一起,但在英雄归来后,俩人最终在一起了,这故事就齐活了,也差不多可以在网上火了。

    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合理的,不可否认,这样的情节抓住了读者的痛点,让读者跟随主人公人生的大起大落,最终达到一种极致的状态,大呼过瘾什么的。

    如果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小说无疑是当代众多网络小白文的鼻祖,因为由它开启了一个新的写作时代。

    但是这部小说的意义却不仅在于它的情节,而在于它对生活的志趣特别细致地描写。从文学史的角度,也由阿城开展了寻根文学,比起书中下棋的些许情节,个人觉得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将自己的笔墨扎根在土壤里,将知青最真实的生活与在那个环境下被忽略的生活乐趣呈现出来,比如捕蛇蒸肉的细节:蛇肉不能碰铁,因为蛇肉碰铁后易腥;又比如他们画家朋友画他们肌肉分明的裸体……相对于下棋情节来说,这些细枝末节很容易被读者遗忘,但每一个细节却都充满着对生活乐趣的一份追求,正如我在全文前所摘录的那句话,这也寓意着生活的意义与乐趣。

    生活如若没有乐趣,后果是极为不堪的。

    此外,王一生身上还有一份更为难能可贵的品质。

    可惜的是,在当代众多作家为了尽快成功,只抓住了痛点,将自己的笔悬在了空中。

    也正如王小波所说,让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为棋不为生’,为棋是养性,生会坏性,所以生不可太盛。 

    ——阿城《棋王》

    王一生在请假来看“我”的时候认识了爱下棋的干部子弟“脚卵”,俩人在对弈过程中成为好朋友,“脚卵”十分佩服王一生的棋技,俩人相约参加那年的地区运动会(象棋项目)。结果“脚卵”因为个子较高,尽管几万个不愿意,但还是被临时抽去打篮球,而王一生却在报名时迟迟不现身,后来才知道由于他之前请假过多,这次大队不放人了。大家知道原因后都颇为可惜。

    但正如之前所说,王一生并不没有感到遗憾,觉得去看看象棋比赛也不错。

    但“脚卵”觉得实在是太可惜,于是动用自己父亲的关系,带着王一生找到了主管此次运动的领导。领导起初不同意,说规定就是规定,谁也不能违反,但却暗地里告诉“脚卵”自己喜好字画古物,于是“脚卵”拿出了自己家传的明朝乌木棋作为交换,想要帮助王一生获得参赛资格。

    所有人也安慰王一生说“脚卵”家有钱不在乎,让他好好赛,但他拒绝了,死活不参加。

    于是最后十人盲棋对弈机缘巧合变为了友谊赛,他也无法通过这次友谊赛获得官方的荣誉与认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棋手)。

    王一生甚至在最后击败九人与冠军(另一隐居的高人)和棋后,依旧不为名誉所动,任由周围大量的民众簇拥、围观,但他却依旧与自己的小伙伴们睡在由画家所提供满是尘土的礼堂里。

    如果按照传统的小说情节发展,这小说不应该这么写。

    小说应该写王一生声泪俱下,感激涕零地接受自己好兄弟的帮忙,然后在比赛中大杀四方,得到象棋教练的认同,最后入选国家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一代棋王。

    但这样小说就庸俗了,就没有意义了。因为王一生身上最难能可贵的正是他对自己拥有的特权的一种无视,他只将棋当成修身养性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谋生的手段,这也造就了他成为了“无名”的棋王。这就像一个人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天赋与特长,也热爱这项事业,但他却不愿意以此为生。这各品质也就让这部小说脱离了小白文的庸俗意味。

    这部小说初刊于《上海文学》1984年7月号,即便过了几十年的今天,它依然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扪心自问了一下,如果有人出钱想捧我所写的这些东西,买流量买粉丝什么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单纯地欣赏我所写的东西,此人家境有钱,不计较任何回报。老实说,我根本不会拒绝他,即便他所做的事情买粉丝买流量在道义上是不正确的。

    到了书评了最后,我想给各位读者提一个假设性的问题。

    假如您第二天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办事办手续(银行、产权交易中心等地方),那地方排队人很多。但在头天晚上,您的一位朋友跟您说,“我认识在那个地方工作的某某某,您直接去找他就可以不排队把事儿办下来了。”那您还会拒绝朋友的“美意”,而花费整整一天去排队吗?

    但如果接受朋友的美意已然变为理所应当的话。

    那王一生身上的所谓品质不过是愚笨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棋王》:当代众多网络小白文的鼻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sd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