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z小秘秘
《罪与罚》无疑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一部巨作。在书中暗暗描绘出了当时俄国社会环境的荒谬和罪恶。诚实正直坚毅的女性无法谋得正常的生存手段,不得不饱受贫困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地位低下的困扰;一些道德水平低下、顽劣的人却可以坐拥财富和高尚的级位,逍遥自在。唯一决定社会地位高低的因素就是金钱的多寡。
主人公拉斯科列尼科夫(可简称“罗佳”)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挣扎着。
他拥有过人的才智和聪慧,本应按部就班完成高等学业,却苦于贫困。开篇描写的他的居所,“根本算不上房间,是个大柜子还差不多”,他不得不通过靠向高利贷主抵押物品勉强过日。他不理解凭什么恶毒粗鄙、甚至刻薄自己亲妹妹的老太婆可以安享那么多的财富,可偏偏自己呢?空有学识却因贫穷而毫无用武之地。后来的一系列事件更是成为了他实际行凶的导火索。
曾经的官员马拉梅拉多夫的“在一无所有的背景下,为避免更为严重的侮辱,自取其辱,沉溺喝酒、肆虐喝酒。”完全自暴自弃。他的未成年的女儿索尼娅,善良淳朴,却不得不为维持一大家子人的生计,委身于黄色事业。
自己的妹妹杜尼娅呢,罗佳深知她人格的高尚和原则性,受苦受累也绝不肯出卖自己的尊严。可为了亲人,来信中透露愿意嫁给比她大很多的没有爱情和相互尊重的条件优越的官员卢任,甘愿抛却一切准则。母亲也不惜以抵押养老金的方式换取金钱给他。他们都寄托了大希望在他身上,不惜牺牲掉自己的一切。
只要摆脱了贫困,有了钱,一切都将会改变。罗佳动手杀死了那个在他看来一无是处的老太婆,费了一大番周折窃走了钱财。但他却做出了非常矛盾的举动,偷盗来的钱财并没有使用,只是找了个地方埋藏起来。
自从那一天后,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同时也杀死了他自己。”不仅依旧身处贫困之中,丝毫没有改变现状,而且心理上也陷入了贫瘠,终日胆战心惊,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头晕冷颤,面色苍白。他唯一坚定的信念是,他是无罪的,不应当受到流放的惩罚。
从书中的两段高潮可以看出拉斯科列尼科夫的野心。他的文章关于“平凡人和不平凡人的作用”:平凡人的存在,就是负责繁衍的工具,他们应当就只是顺从、固执,服从规则即可;不平凡人则肩负起破坏,重建秩序的重任,诸如历史上诸多伟人。还有后续他对索尼娅的坦白都表明,他一直都暗自自诩为不平凡的人,有责任去消除世间的痛苦和不公平,而那个恶毒的老太婆只是污染世界的一只跳蚤,是达成理想世界必须去除的障碍。他杀死的不是人,是一只无足轻重的蝼蚁,何罪之有?他就是还未被世人认可的拿破仑。
随着逐渐与索尼娅接触,罗佳发现她也是乱世中少有的不平凡人,她虽身陷污秽,可精神品质上依旧纯洁高尚。疑惑的是,她自始至终都认为卑劣的自身是有罪的,非常虔诚地信奉上帝。当罗佳询问她,对于毫无作用、恶劣卑鄙的卢任,你是让他继续无恶不作,还是让另一些人活着。
索尼娅回答:“这种事情就是天意,我有什么权力决定谁该活着呢?”她以谦卑、坚韧的态度去面对所有的不公。
从他与索尼娅的几段坦白可以看出,对于拉斯科列尼科夫来说,真正的刑罚在于伟大理想和稀碎现实之间的矛盾,他虽有着宏伟的目标,希望消除目前社会的不合理之处,但一旦投身到现实,自己是如此地懦弱、容易动摇和破碎不堪,根本没有成为开拓者应有的果敢和坚毅。让他意识到,自己也不过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一只虱子!
他的真正的罪恶,是错误地认识自己。拉斯科列尼科夫的赎罪不是在被判去流放做苦役的过程中体现的,实际上他完成赎罪是在他接受现实,想要在这个世界中活下去,伏在索尼娅膝头上痛哭的那一刻。
书里还有一个特别的人物斯维德里盖洛夫。从见面时起,他就对罗佳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朋友般的感觉,在杀人意图谋财这一点上,二人确实有共通之处。但斯维德里盖洛夫行径更为下流无耻,他荒淫无度玩弄女人甚至是未成年,以抚慰自己的寂寞,文末还打算利用财富试图迎娶幼小的女孩作为妻子。
他有罪而不自知,他的罪恶感自求爱杜尼娅失败后觉醒。从轻视女性,到后文散尽钱财帮助索尼娅一家和以金钱慰问未婚妻一家,都可以理解为是对个人罪恶的弥补。在他自杀前的一段描述:害病发冷、做噩梦等熟悉的画面都与拉斯科列尼科夫杀人后的症状高度相似,他的情绪反扑、挣扎虽迟但总是到来了。
罗佳曾对索尼娅的处境解决方法有过三种设想:跳河自尽,因疯狂而被关入疯人院,或者……或者终于堕落沉沦,对这一切无动于衷,漠然而麻木,心也变得冷酷无情。斯维德里盖洛夫最终选择了自尽。
除了人物经历及心理的挣扎折磨外,书中还有一些关于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思:
“究竟如何阐述为何在进步的社会中那么多有一定品味与修养的人竟自甘沦为罪犯呢?
……缺乏脚踏实地的切合实际的思想,我这般阐述这个问题。”
拉斯科列尼科夫的自白:面对不可改变的客观存在,个人无法与命运作斗争;要等到大家都变聪明,那可需要足够的耐心……这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人们永远不会有丝毫改变;这是规律, 人类的规律……无法违背的规律。
道出了人在如此环境下,唯有顺从自然规律,脚踏实地方能自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