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视觉化思考”这个概念。本以为很陌生,但认真了解后却发现其实很熟悉。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因为视觉化思考的四个步骤我们一直都在用!这四个步骤是:“看”、“观察”、“想象”、“展示”。熟悉吗?对我个人而言是似曾相识。很简单的例子,最近我正要做一个月度会议培训。仔细想来正好是这四个步骤。
1.看。看=收集+初选。看看手边有什么资料,资料够多吗?还缺少什么?尽可能的收集全面的资料,在收集过程中进行初筛,过滤一些出用的信息。比如说本次培训的主题是本公司产品培训。需要考虑产品相关资料够全面吗?可以从哪些渠道去收集?在收集过程中,直接过滤掉与本公司产品资料无关的资料,比如竞品的资料。
2.观察。观察=选择+归类。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选择和归类。挑选出最实用的信息,关注材料的形式特点与分类,找共性。对于产品资料而言,挑选出有用的材料,根据材料的属性归类,如可以归为产品来源、产品的功效、产品使用注意事项等。
3.想象。想象=看到那些并不在眼前的事物。闭上眼睛审视,看材料隐藏的信息,寻找多途径来展示同样的东西。其实有一个技巧很有用:将它同以前看到过的事物做类比。
举个栗子,为什么会发生心血管疾病?原因之一是因为血液中的部分脂类物质在血管壁上堆积,对血管造成损伤。太专业,不好理解?那就来类比。首先明确这里有两个要点,一个血管,一个血液。这就可以比做水管和自来水。血液中的部分脂类物质就类比成水流中的垃圾。那么,理解起来就是:水流动带来的垃圾可能会堵塞水管,垃圾中的一些物质(比如说铁钉、腐蚀物质等)会对水管壁造成损伤。这样,是不是更好理解呢?
4.展示。展示=让一切清楚明白。看过,观察过,也想到了展示的途径。那就只剩最后一步,展示。将自己准备的一切展示出来。这个很好理解,作为月度会议培训,展示的环节就是以PPT宣讲的形式来授课。当然,展示的形式多样,选择合适的方式即可。
这就是视觉化思考的四个步骤,看、观察、想象、展示。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是不是会觉得似曾相识呢。其实有些事并不是我们不会,只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已经熟悉到忽略它的存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75471/48e64e92612820a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