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从小到大有着诸多与同龄人格格不入的爱好与不爱好,曾经引以为豪的认为那是构成我独立人格的一部分。只是随着年岁增长,境遇变迁,有了太多的改变亦或是发生了背道而驰的颠覆。想到这里,我记起以前,有个分别很久的朋友给我发的一段话,大致是:“我有很多重要的东西在有意无意间都丢了,我走过的路,去过的地方,喝过的酒,唱过的歌儿,在脑海中也逐渐模糊了,当我想起这些的时候,还是会有点儿心痛,可我知道,时间在让某些事情变得面目全非的同时,也会让另一些事情在生命里纹丝不动……”
曾经喜欢过钓鱼,喝茶,养花种草,或是无聊的时候写点东西,这些爱好伴随了我很多年,让我去打发那些闲暇的时光。至于说到不爱好,有代表性的大概是小时候不看动画片,上了大学不打游戏,是否也算怪癖?在我父母跟我讲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决定的时候,那就是我独立人格塑造的开始,而后来那些爱好与不爱好自然也是我引以为豪的独立人格的表现。只是如今再回过头来想它们的时候,让我后知后觉的是,喜欢钓鱼,可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一待一整天的鱼塘;喜欢喝茶,也没有去准备一个精致的茶壶,或者是等个十几二十分钟烧壶热水,因为这些远没有矿泉水来得痛快;喜欢养花种草,可也没有一个阳光充沛,坐北朝南的露天阳台。于是那些不寻常的爱好就此搁浅,那些执着的东西如今一去不复返,像是自己身体里再也容不下一个特立独行的偏执狂,因为人总要学着融通与妥协。
所以回头想想,如今也只剩下写写东西,剩这么一个让我觉得自己仍然独特的爱好,依然能够宣示独立人格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愿意调侃自己是没落的理工文青,明知在自己的领域里做这些徒劳无功,可还是固执的坚持,就当是不曾麻木,不曾苟且。写东西是件再随性不过的事情,纸笔就行,若没有,那还有手机,毫不挑剔。它也是在如今随大流主义盛行之下,依然能够表达自己态度和立场的方式,不必在意是否词不达意也无须言不由衷,只要你愿意,一切都能如你所愿地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