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在微信里和我爸闲扯,我爸说:阿东啊,都开始20多岁的生活了,但一定不要过得太舒适了!
看到我爸输入给我的那些文字,我才意识到,原来我都开始过20多岁的生活了。
很多人说,20多岁,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它关系着你未来的发展,关系着你这辈子能不能过得好与不好,20多岁的年纪,是人这一辈子事业的奠基石。
以前,我不会觉得我已经是一个大人,反倒,一直是那个依偎在父母身边,觉得自己是长不大的大孩子。
在学校,每天过着舒适的大学生活,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校没有压力,家里过得舒适。
这大概就是我之前的生活了吧。
但看到我爸发给我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开始慌了。
我开始问自己,我现在会什么,能做什么……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我毕业后提着行李走出校园,却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悲凉感。
很多同学毕业后感慨:未及佩刀,出门已是江湖。我在想,我那么一瞬间的悲凉感,或许就是对自己“未及佩刀”的不安全感吧。
但幸好啊!我还有部分时间去累积自己,把过去没有珍惜、没有过好的大学都重新梳理好,然后再去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去到水深火热的江湖。
2
前几天,和一位毕业的学长聊天,学长说: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实在太难混了,没有点资本,就混不下去,稍微不注意,就被甩在后头。
在这里,你的能力决定了你能不能在这座城市生存,而你的野心决定了你的灵魂能否安放于此。
学长还吐槽,在北京,每天都过得太匆忙,这里的节奏就像高速列车,一不留神就被超了。
我调侃道,其实还好啦,你都有机会在北京这么偌大的城市容下身,我就不一定了。
学长跟我说了很多关于他毕业后的心酸,一个人的北漂,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就因为不容易,也不想自己如此平凡,所以才选择这样的生活啊!
3
20多岁,有人因为家庭的原因毕业后回家发展,有人毕业后自己创业,每天睡不好,吃不饱,但仍旧觉得很幸福。也有人听从父母的安排,做公务员,拿着体制内的工资。
讲这些不是在这里谈论工作的好与不好,但这个年龄的我们,在追逐的路上,一定不要太舒适呀。
我想说的是,这个时代,节奏真的太快了,一不小心就被淘汰了。你昨天做的工作,有可能在明天就被机器人替代了;有时候你以为的安稳,突然间就失业了。
就在暑假的时候,看了几本有关于经济学的书,其中有本书上这样写道:我们要保持主心轴的同时,要让自己的旁心也有所发展。唯有如此,你才不会担心你主心失去以后,没有副心的支撑。
很多人在20多岁选择了公务员,选择了教师,选择了这些职业,就差不多选择了安稳。
有的虽然安稳的生活,但仍旧保持学习力,在别的领域里不断摸索。
我认识的一位年轻老师,她做老师的工资还没有她副业的三分之一,她做的副业也就是自媒体,一个月定量的广告费收入就是两三万,虽然教师的职业很安稳、很舒适,但她自己的时间却很紧凑。
我挺佩服这样的人的,他们不但能把自己的职业做好,还有一种职业危机,就是怕失业。在我看来,只有存在这种危机感,才有能动力,也只有这种动力,我们才会保持学习力。
4
最近的课堂上,老师反复给我们灌输思想,说,年轻人,千万不要干体制内的活。
其实在我看来,做体制内的工作没什么不对,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一定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这学习不一定就是学习你所从事体制内的,而是还有行业外的东西,比如,喜欢金融,你可以花时间有所涉及。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有一天疲乏之后,想换工作的时候有辞职的能力。
最近看过的一个采访是这样问的:你觉得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才有安全感?
其中有一位网友的回答是:我觉得业余时间开发一个新技能最有安全感,最好每年一个,因为这样我就不怕被辞职了!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活在体制内,每个月房贷车贷,不敢轻易生病,也不敢讨论辞职。
这样的生活真的太被动了,那为何不趁着年轻,去多拼一次呢!
即使活在体制内,也有所忧患;不在体制内,也不奢求过于安稳。我觉得这样的人生,起码算不上差。
我爸说,20多岁,一定不要过得太舒适。
其实他想说的是,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辛苦一点,不要过得太舒适,就算舒适,也要想着有一天会出现危机感的生活。
因为危机感会让我们变得更好,太舒适的环境会让一个人逐渐散慢,甚至颓废。
20多岁的人生,一定不能太舒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