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散文想法
跟着马伯庸感悟历史

跟着马伯庸感悟历史

作者: 莲子心1212 | 来源:发表于2023-01-22 21:32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大年初二,老妈说,初一饺子初二面。

    在老妈的世界里无论是什么节都是过早上这一顿的,都像年初一早起的饺子,过生日的面也是早上吃,端午节的艾叶煮鸡蛋也是早上分发到位。

    初二的面也必须是早上就吃。西红柿和蟹味菇做的卤子,洒上自己种的小香葱沫,清水白面,餐具食材色彩均到位。

    生活的仪式感

    这几天在家一直穿着单位的蓝色工装,蓝皮鼠,很熟悉的感觉,竟然穿出了另一番味道。

    这一年过年,终于学会了仪式感。

    最近在看的书是刘醒龙的《天行者》,讲的是上世纪大山深处一个叫界岭的贫穷村子,界岭小学余校长、张英才、邓有米等几个民办教师的故事,他们在自己生存都困难的情况下,三间教室六个年级,每天带着衣衫单薄的孩子升旗,有十几个孩子离家太远了,就在余校长那里搭伙,每个周末他们还要走几十里山路送孩子回家。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初中英语老师张克莲老师,她就是一位民办教师,很矮的个子,板书的时候,需要在讲台上垫个木板。那时候她一边教书,一边养蚕。张老师教书非常认真,可惜我这个学生一直没开窍。当然,没开窍的还有数理化,惭愧惭愧!

    言归正传。

    今天学习的是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我们都知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马伯庸在这本历史小说中,用“三明治式”的创作手法,借助真实历史的细节,和自己想象的情节,尝试还原唐代从岭南跨越五千里运输荔枝到长安的浩大工程。

    我们现在吃的荔枝都是有保鲜技术,空运,想怎么新鲜就怎么新鲜。

    但是在唐朝,驴驮马运,要保证荔枝新鲜难度是堪如登天的。

    鲜荔枝从树上摘下来,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就是日行千里良驹,也来不及从岭南运到长安,况且从岭南到长安遥遥五千里,隔山隔水,是一个根本完不成的任务。

    当皇帝把这个任务交给一个叫李善德的小官吏,他是如何提着小命,用四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呢!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拼死一搏,居然做到了。

    代价是岭南荔枝园的砍伐,沿途百姓的税赋,还有作为一枚棋子的悲哀,当他为此抗争时,又惹怒了京官,被发配岭南,做了农夫。这也算是一个好结局。像陶渊明一样回归田园,也算是一个不差的结果。

    听完陈章鱼的解读后,我又看了马伯庸相关的视频,他说,我们习惯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历史,但如果从细节入手,反而会有新的体验。

    李善德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是现实生活中,特别是过去的一年,面对艰难艰苦艰辛,我们何尝不是一个小小的李善德,在退无可退的时候,选择向前一搏。在山重水复的时候,想想办法,咬咬牙,又看到了曙光。

    这就是心中的信仰,心里的信念,眼里的光芒。

    天上开始纷纷扬扬地落雪了,这些从茫茫天际不请自来的清凉和纯粹的东西,是泪花还是雪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着马伯庸感悟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ak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