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降维沟通》读书笔记

《降维沟通》读书笔记

作者: 读书笔记汇 | 来源:发表于2024-09-12 21:30 被阅读0次

多一个认知维度,多一层沟通优势

所谓降维沟通,是指沟通的双方由于本身的维度层次不同,维度更高的人通过主动降低自身维度,与维度更低的对话者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

多一个认知维度,你是不是就能在沟通中多一层沟通优势?是的,无论是倾听、观察、感知、提问、思考还是表达,它们都可能让你获得更多信息优势,做好更多准备,让你“以有备战无备,先求胜而后求战”。

Part 01 第一章  维度一:倾听修炼

第一个需要修炼的维度是倾听。倾听分为倾听自己、倾听对方、倾听气氛和综合倾听。

倾听自己:倾听的境界

耶鲁大学的普利策奖获得者查尔斯·都希格所著的《习惯的力量》中讲述了一个有关“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的习惯回路。

Part 02 第二章  维度二:观察修炼

什么是BVR?BVR由信念(Believe)、价值取向(Value)和规则与标准(Rule)三部分组成。

观察入微:洞察他人的真实意图

四个方法学会洞察:VABE

想要具体实操VABE的洞察有四个方法,下面我会对这四个方法进行逐一展开。

方法一:通过“四个害怕”来洞察一个人的价值取向。

第一个害怕是“害怕失败”,即对方是否由于风险过大而不愿去采取行动,只有等到所有的已知条件都成熟了,才能缓慢地做出决策。

第二个害怕是“害怕犯错”。

第三个害怕是“害怕拒绝别人”,这是一种将情感因素凌驾于目标的价值取向。

第四个害怕是“害怕在情感上不舒服”,人性趋乐避苦是本能,但能忍受情绪上的痛苦煎熬则是本事。

方法二:通过设计测试来验证假设。

方法三:从周围人的实际反馈中找到信念的线索。

方法四:通过洞察他人的动机来理解期望。

我们在“综合倾听”的章节中讲到过听话听音的目标是在别人的语言中听出“感受”“事实”背后的“需求”和“请求”。同样的,在一场谈话开始之前,如果你能提前了解别人对你的期望,当沟通真正发生时,效果可能更好。当然,这需要从洞察他人的动机入手。比如你在进行跨部门沟通前,如果能在沟通前了解对方部门今年主要的考核目标、近期正在筹备的项目,你就有可能提前对你们的合作方案进行设计,同时把两个部门的利益交集设计在合作方案中。例如,对方的动机是希望有更多的渠道来销售产品,而你们部门的诉求是让更多的合作者能在销售高质量产品中赚到钱,提高渠道的健康度,此时你提出让对方做好选品和培训,对方就会有更积极的态度与你合作。

Part 03 第三章  维度三:感知修炼

同理心:设身处地理解他人

什么是同理心?同理心也被称为“共情力”,它是一种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能力。拥有同理心的人可以很容易地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起事情来也能充分地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同理心越强的人,就越能深刻地理解别人的痛楚与困难。可以说,当一个人在拥有一定程度的同理心后,他所设计的沟通方案由于能同时满足别人与自己的需求,也更容易获得对方的采纳。

Part 04 第四章  维度四:提问修炼

挖掘式提问:深挖有价值的信息

选择式提问:引导想要的答案

启发式提问:有所收获的问答

什么是启发式提问?它是一种使用固定的提问框架,帮助别人厘清尚未清晰的思路的方法。这些思路包括但不仅限于目标明确而路径不清晰的情况,短期目标清晰而长期目标迷茫的情况,以及有一个较大的目标,却不懂得如何把它拆解成小目标的情况。

启发式提问通常有三类框架,下面我们就一个个来做拆解。

框架一:GPS-A框架

G(Goal)目标:你想要前往哪里?

P(Path)路径:哪条路更可能通往你的目的地?

S(Scheme)方案:为了走上这条路,你可以设想出哪些可行的计划方案?

A(Action)行动:按计划方案执行。

该框架很适合上面提问的同学,因为GPS-A真的就像GPS(导航卫星)一样,可以帮助你从只有目标,进化到路径、方案和行动。

框架二:SIGN模型框架

第二种情况是短期目标清晰,但长期目标迷茫的情况。

曾经也有一些这样的人来向我请教,每当此时,我就会搬出SIGN模型框架来启发他们,SIGN模型分别对应着S、I、G、N四个字母。

第一个字母S(Success),Success是指成事。

于是第二个字母I(Instinct)就要上阵了。Instinct是指本能。

这件事情是你睡醒之后,一睁开眼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做的事情。

接着是第三个字母G(Growth),Growth是指成长。

最后一个字母是N(Needs),Needs是指需求。

我接着提问:“现在你要做最后的减法,你做哪件事情时,就算没有报酬,也能带来很大的成就感?”这是一个极为煎熬的过程,但也是最能让人看清楚自己内心的过程。最后,她留下了心理分析和讲课。

框架三:OKR模型

OKR模型中,O是Objectives,即目标;KR是Key Results,即关键结果。OKR被广泛地运用在企业管理中,其实,OKR对于个人来说同样是一种很好的目标拆解工具。

所以,如果你能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别人使用OKR模型,履行从“目标O”到“关键结果KR”的拆解,那么你也能快速地给被提问者以启发,帮助对方将目标落地。

Part 05 第五章  维度五:思考修炼

Part 06 第六章  维度六:表达修炼

结构表达:三个范式让你的表达清晰

范式一:逻辑严密的“论证类比”

“论、证、类、比”是四个字,分别代表:论,结论先行;证,以上统下;类,归类分组;比,逻辑递进。下面将一个个进行解析。

范式二:会讲故事的“SCQA”

SCQA是一个特别能够抓人眼球的结构化范式。为什么?因为该范式使用了一个“讲故事的逻辑”来进行表述,而且情节跌宕起伏,会让人忍不住想要听完你的陈述。

SCQA分别代表四个英语单词,分别是:

S(Situation):情景,即处于某种现状,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

C(Conflict):冲突,在该现状中,遇到了什么挑战或困难;

Q(Question):问题,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Answer):答案,解决该问题的方案是什么。

范式三:Why-What-How

“Why-What-How”是一个可以在更多场景中适用的范式。

Why:解决重要性。为何进行此次沟通,对方与你沟通之后有什么好处,可实现什么效果?

What:解决议题。沟通的话题是什么?其中的本质又是什么?

How:解决怎么做。理解了本质后,要如何做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Part 07 第七章  九大场景的沟通心法

闲谈:你以前是不是用错了力

从今天起,你可以从倾听、提问、观察、感知、表达这五个维度去组合用力,扮演三类不同的角色,从而达到既不费口舌,还能收获彼此的关系的目标。

第一个角色:观察+提问=冷读和热捧者

什么叫冷读观察?它是结合我们在观察维度的修炼,在向目标对象提出第一个问题时不显得唐突。

什么又叫热捧提问呢?它是结合提问维度技巧,向目标对象展示善意并为对方制造愉悦,从而拉近彼此心理距离的一种提问方式。

比如你和一个眼熟但不知姓名的同事在地铁里相遇,如果直接问“你叫什么名字”,就会显得特别尴尬。而如果用冷读和热捧者的身份,就可以这样说:“嗨,你好呀,经常在公司里看到你,我注意到你的穿着很时尚,你是做设计的吗?”

第二个角色:倾听+感知+表达=有技巧的共情者

冷读和热捧者的角色更适合用来破冰,如果你与对方本身就认识,想通过闲谈进一步加深彼此关系,做有技巧的共情者就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作为共情者,最核心的职责是对别人表达出的情绪表示认同,同时还要根据对方的语言给出合理的反馈,这里的核心技巧叫作“是的,而且”。

第三个角色:提问+观察+表达=有趣的人格分析者

有时,我们想通过闲谈来与他人发生更深层次的连接,这要怎么做呢?答案是,可以结合观察维度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的相关知识来做闲谈互动。

相关文章

  • 2020-05-07你所在的高度,决定你能看见什么

    《优势成长》读书笔记 升维思考,降维打击。 一、古为今用。 二、他山之石。小步快跑,快速试错。先从一小步开始,关键...

  • PCA 笔记

    2020-05-21特征降维中PCA和LDA[bilibili-video]《Python机器学习》读书笔记(五)...

  • 单细胞笔记5-tSNE和UMAP

    降维 降维顾名思义就是把数据或特征的维数降低,一般分为线性降维和非线性降维,比较典型的如下: 线性降维:PCA(P...

  • 浅谈“降维打击”思维

    浅谈“降维打击”思维 导语:降维打击,顾名思义,首先要降维。降维打击就是将攻击目标本身所处的空间维度降低,致使目...

  • 降维打击,升级认知

    “降维打击”不是让自己降维去打击,而是通过把对方的维度降低,抽走三维的一维变成二维的,实现打击。“降维打击”这个科...

  • 知识碎片2(含日记)

    一、知识碎片 1.粥佐罗:升维训练、降维打击;升维输入、降维输出 升维训练、降维打击:一位女拳击运动员,对待比赛非...

  • 【读书笔记】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作者为大米科技创始人道可道,非常道。 XZJP可以通过助力跨界合作,但所孵化的项目要扎根于一个细分行业...

  • 降维攻击学习笔记

    最近刚看了降维攻击的概念,那什么叫做降维攻击,为什么要降维攻击,怎么实现降维攻击呢?以下是我在互联网上看了一些资料...

  • C语言数组的升维与降维之说

    C语言数组的升维与降维之说 C语言数组的升维 C语言数组的降维

  • 三宝妈百日分享之十四 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出自中国最牛逼的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中,原文是“降维攻击”,后来都用成“降维打击”。指的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降维沟通》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gm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