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时间管理主题阅读临时插入的一本书,《关灯就睡觉:哈佛医学院高校睡眠指南》这本书,今天终于看完了。

这本书可以说是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前两本书《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和《睡眠革命》的部分观点,或者说3本书的侧重点完全不同。
从睡眠时长来说,《我们为什么要睡觉?》重点强调了人如果不睡够8小时,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一观点深得学生党共鸣,似乎为自己越长大脑子越不好用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睡眠革命》则强调人不一定必须睡够8个小时,只要睡够90分钟这个睡眠周期的整数倍,就可以保证大脑正常运转。
而《关灯就睡觉》则表示,失眠和睡眠不足,和白天状态不佳没有强因果关系,白天状态不佳,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让状态不佳。
这本书着重介绍的改变失眠状态的方法是:积极心理建设。
一、消极心理的影响
我们之所以会因为睡觉不足8小时,失眠,睡眠不足等因素影响白天工作效率。
是因为我们潜意识一直被“8小时睡眠”所影响,认为自己睡不好,白天就没法工作好。换个角度看,其实是我们白天工作的时候,会一直想着自己没睡够这件事,导致了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
同样,我们躺在床上睡不着,脑子中会飘过很多念头,我们以为是因为有了这些杂七杂八的念头才睡不着,实际上是因为睡不着才有了这些念头。
是我们对睡眠的消极态度,影响了我们的情绪,进而造成了一种“睡眠不好导致工作效率不好”的现象。
高中时的经历已经告诉我们了,那可能是我们人生中学习效率最高的一段时间,哪怕每天11点以后睡觉,6点以前起床,睡眠严重不足,但我们仍旧可以记住大量知识点。
作者表示,绝大部分情况下,失眠的根本原因,是想法和行为导致的,吃安眠药、褪黑素都是治标不治本,甚至会产生依赖,加剧失眠状况。
二、放松疗法
一些具体的改变失眠的行动和睡眠环境改变的方法,这本书有的,《睡眠革命》都提到了。
这本书主要还是讲积极心理建设对睡眠的影响。
两个方法,一个是放松身体,一个是放松心情。
放松身体:调整呼吸,放松肌肉。之前冥想几本书的介绍比这本书详细。
放松心情:认知重构,面对压力、不良情绪的时候,认识到情绪和压力产生的原因,做出积极应对。
放松心情能管理那些让人紧张的想法,放松身体能抵抗因为压力引起的生理反应,两者强强联合,只要能够坚持实践,失眠问题就可以解决。
我以前基本是沾床关灯就睡,哪怕睡前刷短视频追剧强刺激,只要关灯,很快就能睡着,一开始主要是用的冥想的有节奏呼吸方法,冥想没学会,助眠倒是好用。
恰好6月底我有幸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失眠,当时又恰好读到了这本书,起初怀疑是大脑的硬件出了问题,睡前思绪乱飞,躺上三五个小时都感觉自己没有睡着,去医院检查后,确定硬件没问题,是系统的问题。
于是按照书中所说,拒绝了医生反复建议的开药,而且很多药和安慰剂效果无异。我当天就睡了一个好觉,一周就恢复到了之前关灯就睡着的状态。

我们会胡思乱想,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源于对未知的恐惧:某某食物一起吃会不会吃坏,失眠会不会影响工作效率,运动会不会伤身体……
很多问题,网上的专家也意见不一,我们就更容易害怕,就会想的更多。
但一旦你钻研进去,搞明白原理,把未知的问题想通,也就不觉得可怕了。
睡眠如此,其他问题也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