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丨赏读契诃夫小说《农民》

作者: 寒江蓑笠翁 | 来源:发表于2023-05-23 18:06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023·写给自己《读书》第16篇】

    读书丨赏读契诃夫小说《农民》

    寒江蓑笠翁:《农民》是契诃夫晚期作品,极其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90年代俄国农村贫瘠的状况。


    一、尼古拉贫贱的一家人(题目为本人所加,非作家契诃夫所写)

    (1)内容:莫斯科旅馆里的仆役尼古拉返回故乡茹科沃村养病。尼古拉出生于一个贫贱的农民家庭:年迈的父母、醉酒殴打妻子玛丽亚的兄长基里亚克和丈夫当兵而自己独守空房的弟媳妇菲奥克拉,还有就是她们成群的可怜的孩子们。作家契诃夫诗意般描绘出俄罗斯乡村那美丽迷人的草原风光,让人心动不已,而这迷人的风光与农民贫困潦倒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那么一群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可怜的农民。

    ①莫斯科旅馆中的仆役尼古拉,因为生病返回故乡茹科沃养病;

    ②尼古拉的大哥基里亚克,常常因为醉酒殴打自己的妻子玛丽亚;玛丽亚因此而惊恐万分;(这个可怜的女人,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却时常被烂醉如泥的丈夫殴打)夜晚,妯娌三人躺在干草上聊天。

    (2)寒江蓑笠翁赏读:

    ①契诃夫的语言简洁而精炼,似乎从不拖泥带水,而且,叙述语言运用得非常得体,契诃夫在叙事中很少运用细致的描写,使得情节进展流畅,行云流水;不过,似乎也不怎么注意过渡和转换。这一语言特点,在此写景中展现得尤为突出!

    我们且来欣赏:

    在农家的宅旁地之后,一道陡峭的土坡通向河边,坡上这儿那儿的粘土里露出一块块大石头。在这些石头和陶工挖出的土坑之间,有一些弯弯曲曲的小道,成堆的陶器碎片,有褐色的,有红色的,遗留在那里。山坡下面是一片广阔而平整的绿油油的草场。草场已经割过,此刻只有农家的牲畜在游荡。那条河离村有一俄里远,河水在绿树成荫的美丽的河岸间婉蜒而去。河那边又是很大一片草场,草场上有牲畜,成排成排的白鹅。草场过去,跟河的这边一样,一道陡坡爬到山上。山顶上有个村子和一座五个圆顶的教堂,再远一点是地主的庄园。

    ②是的,贫穷与粗鲁,贫穷与暴力,贫穷与酗酒,似乎永远地粘贴在一起,是一对孪生的姐妹一般;契诃夫真实地刻画出农民身上的“可怜”和“可鄙”!


    二、奥莉加领着玛丽亚去教堂做弥撒(题目本人所加)

    (1)内容:尼古拉的妻子奥莉加领着妯娌玛丽亚去教堂做弥撒。奥莉加常常唱着颂歌,像是安抚玛丽亚的情绪,但是,似乎也像是宽慰她自己;在去教堂的路上,她们看见了菲奥克拉从男管事那儿“偷情”返回到河边戏水。

    (2)寒江蓑笠翁赏读:

    契诃夫喜欢在叙事中穿插俄罗斯大地上的美丽迷人的景色描写,展现其生机蓬勃的乡村图画,宁静而安详。


     三、节日里的一天(题目本人所加)

    (1)内容:在圣十字架节,做完了弥撒之后,尼古拉与乡亲在小木房里畅谈;而其女儿萨莎念唱的《圣经》里的颂歌,感动得众人落泪。节日里,老太婆熬鱼汤,不过却被她藏了起来;而老头子与大儿子基里亚克却喝醉了,而基里亚克又令人惊骇地一声一声地,像个深夜里的饿狼一般,叫唤着自己的妻子,那个可怜的玛丽亚!

    (2)寒江蓑笠翁赏读:

    有人评价契诃夫的作品:“契诃夫太可怕了,但你念出他的台词时,它会拖拽出真实的你。”

    而我是不是感觉到了,契诃夫运用自己独有的简洁而又不失生动的语言,无情地剖析了那些“农民”身上的特有的品性,比如粗鲁、酗酒、暴力,愚昧无知等等,而这些东西也似乎为中国小说巨匠鲁迅先生所继承和发展了。因此,我要认真地系统地阅读契诃夫的小说和鲁迅先生的小说,并且,查阅资料,认真思考,而且,我自己也要联系当下的农村的现实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是不是可以写出自己的东西来呢?


    四、殴打孙女(题目为编者所加,非作家契诃夫所写)

    (1)内容:在炎热的8月里的一天,老太婆安排尼古拉的女儿萨莎看管菜园防止那些可恶的大白鹅偷吃东西。萨莎见白鹅没有来偷吃就跑去与莫特卡聊天,比如恶毒的老太婆会下地狱,而她们和她们的妈妈就会上天堂。就在这时候,老太婆拿着树枝赶过来了,殴打萨莎。生病的尼古拉为自己的女儿萨莎求情,却被弟媳妇菲奥克拉挖苦吃白饭,尼古拉想离开这个可怕的故乡,但是,她们却没有钱!

    (2)寒江蓑笠翁赏读:

    贫贱家庭百事哀!贫穷,是“消灭”了老太婆的慈爱,“消灭”了大儿子基里亚克的善良,也“消灭”了三儿子媳妇菲奥克拉的规矩。贫穷,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歼灭”了这些“农民”的人性,“摧毁”了整个家族的亲情!这也许就是这篇短篇小说的主题。


    五、村子起火(题目为编者所加,非作家契诃夫所写)

    (1)内容:在圣母升天节晚上10点多,茹科沃村起了火灾,那时村民谢苗家里起火了。村长安契普·谢杰尔尼克夫指挥村民,当然,只是没有醉酒的“娘们儿”打水救火,而那些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的“男人们”,只是在一旁傻傻地发呆,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不过,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带着地主家的管事和工人们赶着两辆大车前来救火。很快他们就扑灭了大火了。

    (2)寒江蓑笠翁赏读:

    这里,只写了村子起火以及村民救火的情形。不过,真正将火扑灭的却不是村民,甚至不是权威的村长安契普·谢杰尔尼克夫,而一位不知名的年轻的大学生,而那些勤劳的男人们,即农民,却手足无措地傻站着。这里好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农民的蠢笨、没有处理事务的能力,似乎生来就只能听命于别人,就像一群无头的鸭子一般,而年轻的充满活力的有知识文化的大学生,却轻而易举地扑灭了大火。


    六、夜晚谈天(题目为编者所加,非作家契诃夫所写)

    (1)内容:夜晚,尼古拉一家人一边缠丝一边闲聊着天,老头子似乎很是想念以前的生活,就是农奴解放以前的生活的,以为“当初,在东家手底下,日子倒好过得多”。他们似乎并没有明白,农奴解放让他们翻了身,也许他们的生活却更加贫穷,而他们自己却更加卑贱了。深夜,人们已经睡去,而小媳妇菲奥克拉却赤身裸体地跑回了家,善良的奥莉加拿着自己的衬衫和裙子帮菲奥克拉穿上,而菲奥克拉却被老太婆咒骂。

    (2)寒江蓑笠翁赏读:

    这里作家契诃夫写出农民夜间的生活情形。其中,老头子和老太婆等人聊天的内容,才是关键的。他们饶有兴趣地讲起了过去年代的生活,似乎没有现在的窘迫,而现在“固然穷了”,生活也乏味了,没有情趣;这里有两个问题:

    一、“现在固然穷了”,也就是说,农奴解放,并没有使“农奴”翻身,尽管,他们由农奴翻身成为了“农民”!

    二、农民习惯于听命于“东家”“地主”“老爷”,却不知道如何安排过好自己的生活。这似乎揭开了农民的“奴性”特征,可悲的是,这种奴性特征深入骨髓。

    在作家契诃夫不动声色的冷静的描叙中,读者渐渐感知残酷的现实。


    七、村长收税夺物

    (1)内容:这里,也许揭开农民贫穷的一个原因,那就是“税”,繁重的“苛捐杂税”。因为农民们无力交税,县警察所长,感到茹科沃村来了解情况,催促农民交税。而老头子一家就已经欠下119个卢布的税款。村长安契普·谢杰尔尼克夫向警察所长大人告状,契基尔杰耶夫一家男人酗酒而无从交税。在警察所长走后不久,村长就从契基尔杰耶夫家中夺走了茶炊用具,老太婆气喘吁吁地在后面追赶,放声痛哭。老头子跑去村长家中想要回那个茶炊,却被拒绝。为什么农民如此的贫穷呢?老头子奥西普却以为“该怪地方自治局”。

    (2)寒江蓑笠翁赏读:

    应该清楚鲁迅先生的小说名作《故乡》在内容上与此有相似的地方,辛亥革命之后的农村依旧如此贫穷不堪,而儿时的伙伴闰土,见了“我”依旧唤一声“老爷”,农民的思想也没有任何变化,传统的等级观念深深扎根于农民的脑海中;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农民的生活,还有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旧”的思想,而这个可能难度更大!然而,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广袤的乡村并没有发生一丝一毫的变化,只会像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农民》中所写的那样:“现在固然穷了”,如果知道了这一点,可能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乡》小说背后深藏的作家鲁迅先生的绝望和悲痛了。

    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农民》与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一样,农民,翻身过后的农民,并没有因此而过上“好日子”,依旧贫穷卑贱,可能就是个“税”,没有能力交税,就会被一样贫穷卑贱的村长豪取抢夺。


    八、尼古拉死去(题目为编者所加,非作家契诃夫所写)

    (1)内容:老奶奶和可怜的玛丽亚等人都信奉上帝,可能这是她们艰难地存活于世间的一个精神寄托。与玛丽亚“巴不得”死去不同的是,老奶奶却怕死,她总是往各种诊所医院跑去看病购药。这一次,在教堂执事的建议下,请来了一个皈依正教的犹太人。这个犹太人从尼古拉身上放了二十四罐血。然后,尼古拉死去了!

    (2)寒江蓑笠翁赏读:

    愚昧害死了尼古拉。这些农民在思想上是愚昧而守旧、寂寞而空虚的,她们将生的希望寄托于上帝,死后能够升入天堂,以此聊以自慰。


    九、奥莉加领着女儿萨莎一路乞讨返回莫斯科(题目为编者所加,非作家契诃夫所写)

    (1)内容:丈夫死后,奥莉加带领着自己的女儿萨莎,一路乞讨准备返回莫斯科。本来基里亚克也要和她一起去莫斯科谋个差事。但是,他身体不好,只好在家里带一个星期。而他的妻子玛丽亚却将这一对母女送到很远的地方。

    (2)寒江蓑笠翁赏读:

    小说的结尾部分,作家契诃夫,非常愤怒地指出,农民的生活“真可怕”,“他们粗野,不老实、肮脏、醺醉。”

    “谁开小酒馆,灌醉人民?农民。谁把村社、学校、教堂的公款盗用了,喝光了?农民。谁偷邻居的东西,放火烧房子,为一瓶白酒到法庭上去做假见证?谁在地方自治局和别的会议上第一个出头跟农民们作对?农民。不错,跟他们一块儿生活是可怕的。”

    但是,作家契诃夫同时指出:农民是善良而勤劳的,而且,面对窘迫潦倒的生活,他们无依无靠,“任何帮助也得不到,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去寻求帮助”;不受尊重,被人当做“叫花子”(乞丐);他们备受压榨,“那些爱财的、贪心的、放荡的、懒惰的人到村子里来只是为了欺压农民、掠夺农民、吓唬农民罢了,哪儿谈得上什么帮助或者做出好榜样呢?”显示出作家契诃夫对农民既有严厉的批判又不失同情怜悯,为农民鸣不平的复杂情感。

    小说结尾,尤为难以忘怀。可怜的玛丽亚将奥莉加和她的女儿送出三俄里以后,将自己的脸凑到地面,哭诉:“又剩下我孤单单一个人了,我这可怜的人啊,多么可怜,多么不幸啊……”不知道,奥莉加走后,这位可怜的农民妇女在奥莉加和女儿走后会过上怎么样的生活。而奥莉加走到一家“阔气一点”的小木屋敞开的窗子前,鞠躬,提高歌喉,用尖细的、唱歌样的声调说道:“东正教的教徒啊,看在基督的分上多多周济周济吧,好让上帝保佑您,让您的爹娘在天国得到永久的安息。”而一旁的女儿萨莎也唱道:“看在基督的份上,多多周济周济吧,好让上帝保佑您,让您的爹娘在天国……”

    (此文系原创,请勿抄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丨赏读契诃夫小说《农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px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