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发布《我所经历的乡村生活3》有简友留言“有趣有味。”我回复:“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但翻出来炒一炒,还是别有滋味。”闲着也是闲着,再炒一锅。
9.田里走遍平底变高跟
村子不大,也就二三十户人家。春耕很忙,男劳力们天不亮就下地了,早饭都是在地头吃。我的任务是大清早给父亲送饭,拎一个黑瓦罐,内盛参着小米的莜面糊糊,还有几个比鸡蛋还小的山药蛋(土豆)上盖一碟,装咸菜,再扣一只碗。罐碟碗一色,标准的三件套。还有一个小布袋,装着炒面和一双筷子。等父亲吃完把空罐拎回来,完成任务。
进入翻起新土的大田,越走脚步越沉重。进去时穿的是平底布鞋,出来时再着,变高跟鞋了,鞋底粘了一大块硬帮帮的黑土。
10.牧羊曲
回来时走到村北头,正赶上羊官披着雨毡,拿着羊铲,赶一只大羊和几只半大羊从他家出来,沿着村里唯一的一条道,一路向南。大羊一叫,小羊咩咩,像是发出了集结号,走到谁家就会从谁家院门中跑出几只羊,羊越聚越多,逐渐成了群,在头羊带领下,撒着黑豆向河滩进发。我十分好奇,好奇那只走在最前头,两只角盘成旋儿的大羊,好奇羊官的雨毡还有羊铲,尾随羊群来到西河滩。
那天应该是星期天,因为我不用上学。只见羊官把雨毡铺在草地上,羊铲插立草地,坐下来开始抽烟。我拿起羊铲细端详,一根比铁锹把细一些的木杆,细端系着牛皮鞭梢,粗端装一个三指宽的小铁铲。我正准备提问关于羊铲,只见羊官起身,抬脚,在鞋底儿上磕打磕打烟袋锅,接过羊铲,铲一块小石头,嗖!扔向离群之羊,石头落地有声,大羊也警觉起来,向远处的羊走去,离群之羊立即折返向这边靠拢。羊铲是指挥棒,是发令枪。羊官还告诉我,大羊叫丁羊也叫圪丁,即头羊,羊群中所有小羊都是它的孩子,所有羊妈妈都是它的妃子。我拎了拎雨毡,好重好重,是纯羊毛做的。披在身上遮风挡雨,铺在地上隔潮隔凉。羊官还有一个大兜子,装着干粮、水壶和捻毛线的“扒吊”——牛腿骨做的。这是他的创收工具,闲时薅羊毛捻毛线。
日落西山,丁羊在前,羊官在后,羊群浩浩荡荡进村。听到咩咩声,各家各户开院门,羊们自认家门,各回各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