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亲眼目睹过杀猪宰羊,那过程也血腥,就不去描述了。今又想起一个把小麦变成白面的过程。
21.推磨
和东北的同事、同学们议起那些年的饮食,包米面大饼子,高粱米水饭是常吃的饭,大米白面逢年过节或来客(qie)了才能吃上。而地处阴山山脉的晋北和内蒙中部则是以莜面山药(土豆)为日常主食,兼配有小米、荞面、豆面(黑豆,扁豆磨成的面)作补充。包米面少,高粱米和大米基本无。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生日寿宴各色庆典必吃的是糕,一种用黄米面做的油炸食品。包饺子包包子,蒸馒头烙饼用的白面也不多。1969年,村里已有了柴油机驱动的“钢磨”,可直接把粒状的莜麦、荞麦和豆,磨成莜面、荞面和豆面。而把小麦变成白面的机械化还没有,吃白面仍需要用原始的石磨去 ”磨”。
清晨,母亲把和生产队”预支”来的一袋子小麦用筛子筛过,用簸萁簸过,再拿到磨房。
两扇汽车轱辘大小的石头磨盘扣合在一起,下磨盘水平固定在磨台上,与上磨盘相切固定着一根磨杆,上下磨盘中心有一根竖直的铁轴相联,推动磨杆上磨盘即旋转。母亲上上下下把石磨清扫一番,磨道里洒些清水。父亲将一条绳栓在磨杆套于肩头,左腿弓右腿蹬,我和哥哥举双手过头顶扶着磨杆使劲推!磨盘转起来,母亲挖一瓢麦粒置于磨顶磨眼处,几圈过后粉碎的麦粒即从上下磨盘缝隙中溢出。母亲将其收于箩中,轻轻一摇即箩下了面粉。箩上部分再倒入磨眼,反复如此,直至箩上只剩麸皮再也箩不下面粉为止。
磨一直在转,我很卖力气,浑身都是汗!“谁知饺子香,个个皆辛苦”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