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的时候,我在手机上看到一条新闻。新闻里说,一个叫璐璐的80后女孩,她的母亲在2012年去世了。
母女俩的关系很好,母亲在世的时候,她们每天都会打三四通电话,跟对方唠自己一天的生活。
于是女孩申了一个微博,叫做“@璐璐给妈妈的信”,发的每条微博都以“妈”开头,专门用来和自己的妈妈说话。
在第一条微博里,她写道: “妈,今天是你离开我们的第10天。确切地说,我们已经有11天没见到你了。这可能是我30年人生中,除了出差之外第一次这么久没见到你。妈,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像你生前一样,每天都和你联系,晚上到家一样会和你报平安,只不过都在这里,直到我离开人世的那一天!”
六年的时间,璐璐几乎每天都会坚持更博,跟妈妈说自己这一天的生活,回想妈妈曾经还在的时候的往事,跟她讲自己遇到的问题和打算。
就好像妈妈还在一样。就好像,她都能够听到一样。
大多数的生活,繁琐而细碎。但到了这里,到了妈妈身边,仿佛一切就都有了依靠。
看到这条新闻,我很触动,于是跑到微博上去关注了这个人。又在她的粉丝列表里,看到了很多跟她一样的,失去了父母,在微博上和爸爸妈妈说话的孩子。
我能认出来这些人是失去了至亲,是因为他们的微博名,都在直白地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怀念。“天堂”“妈妈”“爱”“想念”是出现的最多的字眼。
失去了妈妈的他们,在微博上假装和妈妈说话 失去了妈妈的他们,在微博上假装和妈妈说话 失去了妈妈的他们,在微博上假装和妈妈说话我用自己和妈妈说话的账号,把这些人一个一个地去关注,一个一个地去看他们的生活。
我想看看,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更确切一点,那些失去妈妈的女儿,在一个个难捱的时刻,是怎样靠着怀念,一步步走下去的。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每个人在看别人的时候,都只是在看自己的投射。而能够稍稍比一般人多一点理解的,也只有我们这种同类人了。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说。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失去了妈妈的他们,在微博上假装和妈妈说话这群人里的大多数的账号,都是专门为了自己的父母专门申请的。和平常用的账号不一样,因为不想让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找到这个地方来。
不希望被看到,因为不相信能够被接受被理解。这个世界想要的歌舞升平欢声笑语,这种直面生死的话题,底色是悲凉,他人未必想看到。
很多人都在微博上记录这是妈妈走的第多少天,一天一天的记录,从没断过。从来没断过思念。
在这些人里,我有看到很多特别触动人心的小事情。
比如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女儿晒出的给自己妈妈原先的手机号码充话费的账单。她配了很简短的一行文字,说,我不舍得你的号码变空号,更不想你的号码给别人用。
失去了妈妈的他们,在微博上假装和妈妈说话看到了很多的眼泪和难过。
这种难过,从来都不是在亲人离开的那一刻达到高潮,而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减轻。而是在再平常不过的生活中,见到再平常不过的景象,想到那个再也不在身边的人,涌起的一股难以克制的悲伤。
比如在公园见到一个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喊“妈妈”,见到妈妈和外婆一起接上课的小孩子放学。都能晃神很久。
这样的时刻,永远都有机会见到,没有办法避免。悲痛可能会消解,但是思念不会。
是会很不喜欢某一些特定的日子的,比如妈妈的生日忌日,比如母亲节妇女节这样的节日。看到朋友圈公众号空间微博,铺天盖地都是关于“妈妈”的信息的时候,会连手机都不想看。
过生日的时候,会沮丧再也没有人记得自己多少岁,再也没机会跟那个受尽苦难生下自己的人说一声“谢谢你”。
有些人自认坚强,觉得离开是最轻松不过的事,真正难的是留下来的那个人。
曾经看到有一个人说,“妈妈,其实外公走的时候,有那么一刻,我在想,你早走了,也是好的。这样,在你离开的时候,所有你爱的爱你的人就都还在你身边。你就不用去承担看着至亲离开的痛苦了。那个过程,真的很难熬。我怎么忍心让你去承受。不如让我来承受,让我来为你受。”
我在变得越来越强大了啊,我在变得越来越好了。可是有多遗憾啊,我还没有来得及成为你的骄傲。我变得再好,你也看不到了。
在生死面前,所有人都无能为力。除了接受,好像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
失去了妈妈的他们,在微博上假装和妈妈说话这是一群很难过很无力的人吧,身边的人大多不能对他们真正理解,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再也见不到那个人的局面。
可是,看他们看得时间长了,我会发现,其实这些人的身上,反而有着一股很强大的韧劲。
生活的底色是悲凉,相聚的终点是离散。
身边很多朋友都劝过我,让我乐观一些,不要总是去看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可是我总觉得,污浊黑暗才是生活本来的面貌,我已经看到它了,我不想要逃避。
逃避悲伤永远解决不了问题。既然它已经出现了,那不如就好好接受它,跟它和解。
而且我觉得,见识过真正的灰暗和绝望后,从那段日子走出来后,继续努力认真生活的这个动作本身,有着更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生活更深刻的理解。
就好像是从晦暗的泥沼地里开出来了花来。一点也不比阳光照耀下的鲜花差。
而在“好起来”这件事情发生之前,能有这样一个地方,寄托自己无处倾泻的难过和悲伤,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些人相互关注,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就像是在黑夜里呵着一盏微弱的灯光,相互取暖。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永远不会有交集,但却依靠着网络的微弱连接,给了彼此最真实的理解和陪伴。
他们聚在一起,思念一个再也回不来的人,守护着一份最最珍贵的怀念。终有一天,会能开出花来,结出善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