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读书每天写1000字
孟非:举重若轻,锋芒泯于无形

孟非:举重若轻,锋芒泯于无形

作者: 大雨时行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13:19 被阅读61次

孟非在书的自序中说,如果有人肯读完他的《随遇而安》,并由衷地认为很有意思,他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在我一口气将书读完后,真想亲口对他说声——我创造了一个奇迹。可他不是我周围的同事朋友,我没办法亲口对他说。

随遇而安

之前也看过不少名人自述、自传,但因这类不是专业书籍,看起来散散漫漫,一般一本书要拖个十天半个月才算完。可是孟非的文字却让我看了之后停不下来,平实流畅的语言配上精美又带着他独特解说的图片,三天我就把它看完了。看的时候饶有兴致,看完还在脑海不断思索,真是表面有趣、内在有料的完美结合。

书读起来如此畅快,我总结的原因在于孟非具有出色的表达能力,而且使用的是面向平民大众的那种最佳表达方式。张红军老师也说了,“追求通俗易懂,让传播变得畅通无阻,一直是孟非追求的目标”。孟非还曾经讽刺过那些故意把话说得让人听不懂的人。

可不是吗,现在有些人出书,往往没什么实质内容,语言却晦涩难懂。如果是专业性很强的书籍也就算了,可如果作品设定的读者群明明就是一般社会大众,在语言方式上再苦苦追求这种所谓的“疏离”效果,就全无必要了。

说到这儿,忍不住又想起孟非主持《非诚勿扰》时的说话方式,他永远是以自然真实的感情、恰到好处的表达方式化解男女嘉宾的沟通障碍。有时有些男嘉宾会遭到拒绝或受到冷落,善良的孟非会当场给他们一些贴心的安慰和鼓励,这些话听上去就像一位关系相当亲近的良师益友对我们的忠告,而不像出自一位直播现场的主持人之口。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起来如此波澜不惊的孟非当然游历过许多地方。仅仅他在书中提到的就有新疆、西藏、甘肃敦煌、希腊、德国、以色列……而书中插图里还出现了云南丽江、江西鹰潭、四川各地、山东曲阜等地。由此,更让人意识到,一个人胸怀的宽阔和知识的广博来源于平素的见闻和积累。

我们别看他现在以如此轻松淡然的笔调,向大家描绘曾经去各地旅行的见闻和感受,其间却充满了辛劳和艰险。 一想到他在“难忘新疆”中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我作为读者仅在想象中,已经被震惊了,难怪他自己说“突如其来有一种灵魂被一击而出的感觉”。我特别喜欢读他对新疆这块神奇土地的描绘和解读,大概是因为在此地的工作和体验,凝注了他的心血和灵魂,所以当他用文字表达出来时,才那么感人至深吧。

随着《非诚勿扰》而红遍大江南北的孟非,在书里没有任何高姿态的表现,他还是那个随遇而安、平易近人的电视人。也许“举重若轻,锋芒泯于无形”这句话是对他最好的形容。

相关文章

  • 孟非:举重若轻,锋芒泯于无形

    孟非在书的自序中说,如果有人肯读完他的《随遇而安》,并由衷地认为很有意思,他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在我一口气将书读完后...

  • 玖为黑石 似玉非玉 如幻如灭 乃存乾坤 世人少识 泯泯其华 秀于土尘 匆匆往年

  • “做人要有点城府”:藏住这4样东西,福气才会越聚越多

    《易经》云:“君子藏器于身”,《处世悬镜》中讲:“藏者盛”。真正聪明的人,往往都是大智若愚,内藏锋芒,潜谋于无形,...

  • 无题

    面如桃花浮春光 化烦泯怨胜锋芒 纵使人间三千事 平素微笑溢芬芳

  • 2018-11-04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又七年,泯然众人矣。”每读此文,常思。皆感叹于心,惜其才情,其五岁锋芒初露,诗华尽现...

  • 艺人们为什么喜欢开面馆?

    孟非的小面 孟非的南京面馆开店时间很早。当时,孟非还请来郭德纲、黄健翔、黄菡等好友助阵,生意很火爆。后来,“孟非的...

  • 修炼静心功

    一个人面对棘手事件所表现出的定力是其成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是不动声色、举重若轻地化危机于无形,还是手忙脚乱、惊...

  • 泯然于众

    我本是山中的那株野百合 独自飘摇在风雨中 无需尘物的遮蔽 无需目光的关注 伫立在属于自己的 那个清僻的角落 仰望着...

  • 伤人于无形

    林傲一直是一个优秀的人。 在别人眼中,她就是邻居家的孩子。从小学的各种竞赛的奖杯拿到手软到初高中一直占据校排名榜首...

  • 忘记于无形

    我记得那年夏天,每天经过的十字路口。一颗特别的让你觉得它不该排列在路边的合欢树,它适合自己待着。 每次路过我都想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非:举重若轻,锋芒泯于无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ov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