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打算生日的当天,跟先生去看看徐峥的新作,毕竟评分8.9,勾起我们强烈的欲望与好奇。但先生说,不太适合这个日子,怕你哭得稀里哗啦,影响了过生日的好心情。
我很感激他的细心与体量,所以按耐着好奇,没去。直到昨晚,得了个空,就在家门口看了。关于这部作品——《我不是药神》的炒作、宣传、影评以及推荐文章,我都没有去看,生怕破坏了第一观感,就尝不到原汁原味儿的大餐,岂不遗憾。
我想说,对徐峥本人,我是倾佩有加的,他的作品,虽是多以小人物为题材,却张力很大,情节也纵深横广,颇引人深思。
《我不是药神》以真人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的事迹为原型,塑造出一位平凡的英雄。冲突的是,英雄本没有做英雄的初衷,只想活命而已。从这个角度讲,影片的英文名倒更为贴切——《Dying To Survive》。
不过,我却想说,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启发,却是冷静。就是在影片多处展现激烈的戏剧冲突中,保持冷静才能看到更多。
比如程勇初到印度买药时,很难想象如此脏乱差的环境里,有个低价卖着救命药的药厂;而程勇的出发地是繁华闪耀的大上海,却有那么多患者没药可吃,或吃不起。又比如,思慧出场时跳着性感婀娜的钢管舞,回到家却独自抚养和照顾白血病的女儿。又比如,一瓶印度仿制药只需500块,瑞士原产药却高达3万多。再比如,程勇被抓入狱时,病友排了一条街送他,出狱时,却只剩一个曾是小舅子的肝胆兄弟……
太多太多了,徐峥善于营造冲突,更善于挖掘冲突中的人性。我在想,如果以前看电影,我一定痛恨瑞士药厂,一定在病友泼粪时大声叫好,一定对患者充满同情并有决心如果是自己,也会像程勇这么做。
可是现在,以我冷静的头脑思考后,我不这么单纯地站在某一立场,并以对立的心态看待对方了。因为解决问题,不是把体制性的因果,简单倒置为善恶的因果。
生命和利益之间、生存和代价之间,如果只是个体,总是容易找到方法。可我们面对问题时,不自觉地就把群体问题简单转化为个体问题,要知道,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虽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厄于风雪,那么风雪是可控的吗?如果不可控,遇上抱薪者之前,这样的天灾一定卷走不少人的性命。问题是,没有抱薪者时,都认命,有了抱薪者,都依赖。我看到从抱薪,到抱团,才是社会演进的必然路线。因为风雪,是神的事情!
卖假药的张长林,被抓也没出卖程勇;
被抓的程勇,自始至终都挂着坦然的微笑与欣慰的泪水;
被病痛折磨的黄毛,用拼死的相救彻底践行了他愿跟在程勇深厚,做一只忠诚的小狗,直到为他献出生命;
以业务精干而闻名的刑警曹斌,面对头儿的压力,一举抓获几十位身上有“仿制药”的患者后,还是毅然选择了,“放,都放!”,在体制内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可爱的神父,在卖假药的现场,孤身上台勇敢地说出真相,被打伤抬走时还不断手指上苍,不断说着:你们是会下地狱的!
我们都生而平凡,没有神的光环,可我们有人性的光辉!再复杂的剧情,再冲突,徐峥挖掘出来的这些光辉,才是真正的永恒。电影看到最后,观众心中总算释然,命运总归给了我们一个可以接受的答案。谨以此文,为他打call!
最后附上影片的主题歌《只要平凡》
《只要平凡》
也许很远或是昨天 在这里或在对岸
长路辗转离合悲欢 人聚又人散
放过对错才知答案 活着的勇敢
没有神的光环 你我生而平凡
在心碎中认清遗憾 生命漫长也短暂
跳动心脏长出藤蔓 愿为险而战
跌入灰暗坠入深渊 沾满泥土的脸
没有神的光环 握紧手中的平凡
此心此生无憾 生命的火已点燃
有一天也许会走远 也许还能再相见
无论在人群在天边 让我再看清你的脸
任泪水铺满了双眼 虽无言泪满面
不要神的光环 只要你的平凡
在心碎中认清遗憾 生命漫长也短暂
跳动心脏长出藤蔓 愿为险而战
跌入灰暗坠入深渊 沾满泥土的脸
没有神的光环 握紧手中的平凡
有一天也许会走远 也许还能再相见
无论在人群在天边 让我再看清你的脸
任泪水铺满了双眼 虽无言泪满面
不要神的光环 只要你的平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