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6-谷子
在创作模块,我读了《说服》这本书,在书中,我对以下几点有感触:
001 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与别人谈判过程中,为了达到最终谈判目的,首先需要退一步,以退为进。这一点在育儿过程中依然适用。
"妈妈,我今天要带电话手表去学校。"
"好啊,只是我不确定老师会不会同意?或者如果在上课的时候你的电话手表响了,老师会不会批评?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吧。"
"那好吧,妈妈。放学奶奶接我的时候让奶奶帮我带电话手表过来。"
当我一改往日的步步紧逼,跟儿子沟通时学着让步并尊重他的选择时,儿子也不再跟我对抗,不会像之前一样一定要做我不允许的事情。整个家庭都和谐了。
003 得寸,再进尺。
每次当讲到一个理念,并对家长进行认知刷新时,家长们都会频频的点头表示极度同意。但是涉及到具体在家中实施时,根据课后交作业的情况就知道,家长在操作中有困难。
就比如对孩子进行积极关注这个技巧,在讲的时候,家长都认为这个技巧对于孩子自信心的提升很重要。但是在运用到孩子身上时,有部分家长就反映感觉说不出口。
我开始把这个技巧分解。第一周先让家长仔细观察孩子的闪光点,并且自己记录下来。第二周依然是观察孩子的闪光点,但是要把看到的通过微信语音描述给我。当前两部家长操作都比较顺利,尤其是第二周,在跟我语音反馈时不觉得别扭,才会进行第三步,把观察到孩子的闪光点当面描述给孩子听。
经过这样把一个技巧分解以后,家长操作起来就比较容易。有了第1周和第2周作为铺垫,最后请家长直接向孩子表达时才会口而出。
这就用了"小步台阶法"。对于家长而言,第1周的作业,观察孩子的闪光点就是在得寸,第2周把孩子的闪光点语音发给我是更进一步。最终达到自然的但没孩子,就是进尺。
003 先给对方贴个标签。
一次在上课前,一个比较内向的小朋友在爸爸的督促和帮忙下,把上课用的垫子摆好。我进到教室见此状,大肆夸奖这位小朋友,并且帮他贴了个标签"你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后来每次上课前他都要提前进教室把垫子铺好,而且在课中会积极帮老师分发东西,也会主动帮其他同学的忙。
"乐于助人"这个标签不仅帮助她自己更主动了,而且为了使自己和这个标签相符,这个小朋友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了调整改变,对他的社会交往和自信心都有帮助。
004 写下自己的目标。
经历了前两个模块的每日打卡,我对自己的定位还是比较模糊的。直到求学模块快要结束时,我才逐渐明确了自己的方向。而我对自己定位的明确,离不开第一点:写下自己的目标。
每天在运营学院复盘时,第1句话就是"我要成为xxxx领域的行家"。对于模板中其他的部分,比如学号和昵称,我喜欢复制粘贴过来。但是这句话每次"xxxx"的部分我都要重新写一遍,"我要成为家庭教育领域的行家",每天都对自己说一遍这个目标,每天都在提醒自己向家庭教育靠近,每天问问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收获了什么。这使我更聚焦于每日的工作,向家庭教育靠近。
写下自己的目标,提醒自己每天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一点点。
❤需改进:
时间管理。
从第2个模块开始,我加入运营学院的理论班和实战班。一直在点评组,对每日优秀推文进行点评。写作水平不高的我竟然在创作模块获得一次优秀和一次最佳。我知道这个和每天看老铁们的优秀文章,下午与小伙伴们一起磨文分不开。并且在一起切磋交流的过程中,也使我们彼此感情更加深厚,很喜欢这种与大家一起战斗的感觉。
但是近期为了我的小目标,在工作中深入家庭服务,工作外参加与家庭教育相关的线下培训并且完成作业以及与群内伙伴互动。加之对每日推文进行点评,感觉自己忙得一团糟。目前的状态不是清晰的线型,而是一锅粥。所以接下来时间和精力管理也是我需要提升的。
先用消项表把每日工作详细列出来,然后对每一项任务的具体用时进行记录。先从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始。
❤近期小任务:
在家长课中运用正面管教模式。
找到几组目标家庭,进行深度服务。
联系周二磨课组,申请参加每周磨课。
了解网上指导,尽快申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