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爸妈和叔的一家去一个亲戚家吃饭,喊我去我不太愿意去,虽然是一个很不熟悉的亲戚,却也有一点点血缘关系在里面,可给我的感觉甚至我不如我和陌生的朋友相处起来愉悦。
有时候我会想,父母口中的那一辈亲戚对于我们晚辈来说还有必要去走访吗?我是一个脸盲且记性也不好的人,每年父亲都会给我介绍,这是谁,这又是谁谁谁,下次见了面我依然还是喊不出来,只能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来了句:“叔叔阿姨好”,汗颜,我自己都羞得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藏着。
这还不算让我感到不自在的,真正难为情的是,我每次去亲戚家吃饭,由于我不喝酒,父母也不准我喝酒,所以我自然而然的就落坐于女人和小孩的那一桌,从前十几岁的时候,想着自己还小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现在年纪稍微大了,尽管还没有从学校毕业,也算是到了可以成家的年龄了,跟一群女人和小孩在一起吃饭,真的很难适应,而且也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去谈,我能做的只是默默的吃着碗里的饭,注意下自己的吃相。
有时候还会面临收不收红包的尴尬场景,我心中是不愿意接受的这份红包的。
理由之一: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这份红包会让我接的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很别扭。
理由之二:如果不接红包,那我是不是应该发红包了,可是我还没有钱去养活自己,我并没有独立。
理由之三:父母时候会在耳边叨扰,我们也是给了他们家孩子红包的,他们家好几个小孩,你才一个人,怎么都是我们吃亏,能拿回来一点是一点。
我很不喜欢自己被当成利用的工具,父母那点小心思我也可以理解,过年应该是个快乐的日子,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可是仅仅在我看来,现在自己的走亲访友,仿佛成了一种功利的社交活动了,那些的所谓的“亲朋好友”,我是一点也不熟悉,都是被父母硬拉着去的,而我的那些朋友,反而聚的次数很少。
尽管极度的不适应,但是我还是不愿意去将就和顺从,经营好自己的朋友圈才是真的,父母的那一辈亲朋好友,跟我基本等于零交集了,他们没有事情一般也不会找我联络感情的。这就是成年之后的悲哀,也是一个远离故乡的悲哀,他们所谓的老家的亲戚,是我陌生的异乡之人罢了,脸上陪着笑,心里筑起了一道墙,我知道我的这个心态或许有些病态,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呢?
成年之后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孤独,一些从前玩的好的同学和朋友,有了属于自己新的圈子,也渐渐的离你远去了,新结交的朋友更多的也只是因为工作或者学习的原因,多的只是言深情浅的表面的客套。
以后成家了,我会更在乎自己的家人和对方的家人,至于那些隔了好几辈的亲戚们,能碰到就在一起吃个饭,要是碰不到,那也就没什么好烦闷的了。
有时候孤单也是一种好事,不会担心会有人找你借钱,又不好拒绝,你觉得呢?当然这样想也多少有点阿Q的意思。
结束语:
我没有来得及见过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也只有小时候见过一次,我的人生缺少了太多的亲情呵护,有时候很羡慕别人,家里的老人健健康康,可是很快我又释然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他们也许有着自己的苦恼呢,父母才是我的至亲至爱之人,其他的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啦。
——文/紫青
一个二十多岁的在校青年苦恼
2021/01/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