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耕与舌耕

作者: 唐金秀 | 来源:发表于2019-11-27 15:34 被阅读0次

    不知怎的,这些天一直想到牛。这不,六年级第七单元全学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有《少年闺土》,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所以"孺子牛"这个词总萦绕耳边。

    前两天,为如牛负轭一事,引起网友议论,一笑,文章非完全现实,不当回事。

    今日下午,为周六的阅读备课,没想到,又跟牛有关。

    也罢,大不了再遭热议。学一则古文《以舌代耕》,明白家父的心志,以及本人所做的和大女儿所从事的,不发任何私愤,增长知识而已。

    左起第六位为大女儿

    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①,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②,经文通遍。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③也。”

    (注)①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②期(jī)年:满一年。③舌耕:以舌代耕,旧时指靠教书为生。

    力耕与舌耕

    其大概含义是说,贾逵五岁时,聪颖过人,姐姐因嫁人无子回归娘家,于是,姐姐常抱着五岁的弟弟到邻居家听老师读书。姐弟二人隔篱而听,弟虽幼小却很安静,于是姐姐天天抱着五岁的弟弟隔篱听书,哇,这是怎样一个窃读的画面!

    五年过去了,贾逵十岁了,竟然会偷偷地背《六经》了。姊对弟说:"我们家穷,从来请不起老师进家门,你知道还有《三坟》《五典》必须诵读吗?于是贾逵努力读诗书,不止这些,还用竹木,屏风的背面抄写经文,终于通透诗文。

    他终于可以当老师了,而且村里没有一个人的诗文能与他相比拟的。

    因此学生来拜师求读,有不远万里来的;有背负着小孩子来求读的,贾逵皆用嘴讲解经文给人听。有求学的庄稼人没钱交学费,就给粮食给先生,结果贾逵先生家积粟满仓。

    世人都说:贾逵诵经通卷,为舌耕者也,也就是说先生是以舌代耕啊。他每天讲读经文,乃靠口舌,常讲得口干舌燥,苦不堪言。用此"舌耕"一词就用来指以教书为业的人。

    我家父也曾受教于师塾,大姑在老师家煮饭时偷读书,家父年轻好学,大姑勤奋敏思,能背不少经文,大姑一辈子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跟她的私塾烧饭窃读有关,因此表哥也熟读经卷,表侄及表侄媳夫妇均为舌耕之人。家父则做过先生,文化大革命后做过幼师,一辈子钢笔不离左上侧口袋,口出诗文,教书育人。

    如今数年过去,我也成了他,舌耕代替力耕,辛勒工作。大女儿也以舌耕为业,用舌头育人,这其实是一份令人自豪却又艰苦的行业。

    我曾在古诗贤文中邂逅家父,而我诵读诗文时,大女儿也在经营着舌耕耕这份行业,教书育人。

    愿从此世代相继!舌耕虽苦,却能造就后人!辛苦并执着着!辛劳却自豪着!

    力耕与舌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力耕与舌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ip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