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花了360块钱加入了简书签约作者彭小六的读书群。
就是很好奇,这个群里是什么样的。
顺便有据说读书飞快的小六,督促一下自己。
作为一枚还算爱读书的孩纸,我自然是首先觉得“自己读”才是读书的王道。我们习惯了新世界给我们的一切便利,包括,既积极进取的样子,还不用自己“啃”书。对,书是用“啃”的,哪儿有那么轻松就看完一本书的。你花的时间越少,你的收获越少。
最后,读书群的收益不算什么,读书收获最多的,还是彭小六。作为花了钱,然而只是听完一耳朵的“角色扮演读者”,更要慎重认真想一想。
今天有一道作业:你的职业是什么?你的岗位?哪些能力是可以迁移出来的?可以用在哪里?
我给了自己10分钟,能想到可以给自己贴上的标签有:
资深软件工程师,程序员
户外运动爱好者,户外俱乐部创始人
咖啡师,咖啡馆创业者
防弹咖啡粉
摄影爱好者
科技科幻控
持续禅修打坐者
只能给10分钟。不然会没玩没了下去。
在我的咖啡馆里曾经举办过杭州第一次罗辑思维的会员大聚会,在那个名叫“发酵趴”的大聚会上来了200名罗辑思维的会员(对,是在罗辑思维还搞会员的那阵子)。那次我们也想出了贴标签这个“快速识别人群同类项”的小招。
现场体验过,所以我知道,只从自己出发,“写标签” 与 “起到识别的作用" ,几乎是不相关的两回事。
但作业就是作业。
今天我仍然得到了几点——我到底想做什么?我到底需要什么?我的所长究竟在哪里?
早餐我在阳光下散步,潜入这个问题里,等着答案浮上来。
我的#带上老爸去西藏#之旅我想到很多:
我总是跨在很多边界之上。我几乎在任何人群中,都能找到我特异的一些面向。
在程序员堆里,我更喜欢文学,喜欢登山,喜欢拍照,后来转身做了咖啡师。
在咖啡师堆里,我写代码算的久了。
在写代码的人里,我对科幻和前沿物理的狂热,他们冷静的表示不解。
咖啡馆创业初期,没有团队,自己写微信文章,自己做运营活动。被好几家公司邀请去做微信运营。
在文艺青年里,我喜欢实打实的动手做皮具,一件皮具作品,花一天,一个皮雕表面巴掌大,细细雕刻要用5小时,我觉得安心。
在都市人群中,我是那个想去一个城市一个城市流浪的,我甘愿在乡村一隅安住下来,一田,两人,一桌一几,一屋书。我不太在乎职业积累。
我依然看量子物理的理论,兴奋于人类向未知宇宙前进的每一步。
几年前我吃素的时候,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我吃素。
现在我每天早饭是一份“防弹咖啡”,饮食多肉少淀粉。
每天持续打坐45分钟。
(所以,你明白为什么只能给我10分钟了吧,我也只写了10分钟)
所有这些,在需要专注的领域,或许被称为“太过发散”。但它的确给了我跨界的优势。
我最大的弱项,或许是,在某个领域持续“较长时间”的“持续投入”。
现在我已经不去说 “我想要” 的生活,因为其实原本也没有 “真实” 的 “想要” 。
“想要” 就像 登山。登山的理由是,“山在那里”。
生活的流水,也自流自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