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高中时期的班上可能会有这样一个同学:
每天都是他最早进教室,最晚回家,偏偏最终的考试成绩靠后的人里往往也会有他。
是的,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无论我如何坚持比别人努力:每天早上鸡还没醒就翻窗去教室里读书,每天晚上宿管阿姨都睡了我还在被子里拿着手电筒想争取多背几个单词。结果最后高考,我和二本还有十一分的差距。因为这十一分,我整个大一都是在悔恨里度过的。
越努力,越失败,越来越丧失对自己的自信。
还记得我大学第一次喝酒,喝醉得一塌糊涂之后,给很多人打了电话,最终只有一个一起上过补习班的朋友接了。因为我后来几乎是断片,所以具体说了什么自己也不大清楚。只知道后来朋友跟我说,我哭了两个小时,一直在说想回家,不想在这个三本学校待下去。当初为什么自己花了比别人多了几十倍的努力,结果却落到这地步。
直到现在他还对这件事记忆深刻,说当时听我这么说,他自己都有点听哭了,因为实在是有点惨!
是啊,为什么我们越努力,越失败呢?不是说好的,坚持就是胜利,努力一定会成功么?
“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异数》
这句话真的对吗?
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老师时常给我们灌输的理念就是:成功源于勤奋。
一方面看来,确实,没有勤奋行动做支撑的话,我们很难抓住成功;一方面回想,似乎,老师忘了跟我们解释:
我们为什么要勤奋呢?勤奋的标准是什么?勤奋是导致成功的唯一因素吗?
反观到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以一些“前人的道理”在生活。以为听多点学姐学长的前车之鉴,自己就能够避免掉一些失败。以为只要按照一些名人说的要比别人更加刻苦努力一点,就能比别人更加进步得快一些。然而事实一直在打脸。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的生活是按概率分布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创业成功了,就觉得他说的全都对了。我们也不能因为学长学姐找到了好的工作,就认为他们的套路一定都行得通。不可否认,他们成功的原因会偏向于他们口中所说的道理,但要是换个角度想想,要是当时那个人创业的时候,风口换了一个方向,他还能不能成功?学长学姐面试时候的面试官是另外一个人呢?
那么到底要怎样避免这些“伪勤奋”呢?
一、养成自己每日反思的练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有多少人把这句话挂在床头,看过一遍就忘了。然后如饥似渴地到处在别的地方寻找其他成功的秘诀。
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很多人扬言:每天忙着工作、忙着约会、忙着学习还有什么时间进行自我反思啊。也有的人还说:那我都持续反思了一个多星期了,也没见着我有多大的变化啊。
首先,这里要明确的一点是,反思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给一个人带来长期效益的行为。反而只有在长期持续性的反思自省过程里,我们才可以得到不断的精进,产生不断更新的想法和内容。
我之所以,没有说是培养自己反思的习惯,是因为,很多习惯是不需要牵动我们太多意识的。就比如跑步、喝水,这些行为只是在一段时间内需要花费我们的意志来进行有意的培养和监督,之后产生习惯性的改变。但反思不同,它所处的环境是日益变化的,遭受的挑战是更多的,也是更难坚持下去的。
就例如很多人会因为今晚突然来的聚会还有其他要事而对自己:反正明天也可以做。结果明天又会产生没必要一天做两次这种念头。
二、具备迅速看透问题本质的能力
当我们过多的依赖外界(别人)来帮我们解析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因为一些信息偏差,直接导致我们走上一条歪路,从此一弯弯到头。
就拿我上面所举的例子关于老师的例子好了:
老师说的那句:成功源于勤奋这件事错了吗?当然没错。但是为什么就有这么多人误解,导致有人一直在努力却收获不了进步呢?
在现实生活里,大多数人都不具备着看透问题本质的能力。所谓看透问题本质就是深入了解这个问题的发生原因,以及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的一些知识原理。
就例如当老板给我们下达一个指令的时候,我们一般员工都会从本能的想着先从做什么(what)这一点出发思考。而很少人能够从方法、措施角度(how)出发。那能站在为什么(why)这个角度的人就更少了。
领导:咸鱼啊,你安排大家一起开个会吧!
以前的我我:好的,老板。(单纯执行)
现在的我,可能就会内心os:为什么老板要让我安排他们开会呢?这个会又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呢?
看起来这可能是一个很简单的先后问题,但实际行动看来,当你真的优先从为什么这个层级上来思考的时候,你会发现,真的答案可能和我们一开始设想的大大的不一样。
底层原理:黄金思维圈三、多在认知层面下功夫
在学习知识管理之前,我狂读了大量的书籍。很多人夸我读书多,甚至有的还直呼我为“学霸”。
可只有我自己才明白,虽然自己看起来是读了很多。但如今看来,我以前的那些都是白读。
为什么说是白读呢?
一、阅读的时候不是带自己的“主见”去读
这里的不带主见指的是,没有保持怀疑的态度去阅读,只会一味地吸收作者的观点。在听别人演讲也如是。
当我们阅读的时候,传统的方法是教我们采用一章一章读的方法,一边做做笔记,并没有将他们串联在一起。这导致了,我们一边看得津津有味的,一边却忽略了怎样将这些知识是否是正确的,作者观点哪些我应该去生活里践行一下,哪些是该摈弃的。
说到这里,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我本篇文章逻辑架构有点奇怪或者是不合理,如果你有好的建议可以在留言板提出。欢迎~
二、没有产生一个内化和输出的过程
我们学到的知识,如果不进行合理的运用,很容易被我们丢在一旁。
虽然我这人平时也爱画一些思维导图,但当我真正回过头来看的时间却很少,更别提输出了。
为什么要在认知层面下功夫?
还记得成甲曾在《好好学习》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观点:
有时候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不够聪明,而是我们的努力有一个重大的误区。我们一直把时间花在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
现在市面上大多畅销的都是工具类的书籍,包括在简书的头条中,一定不会少了工具、干货类的文章。
在读完这些书和文章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收获到一种极大的满足感以及自信心,以为有了很多的公式、模板就可以拯救我们工作学习里的难题。
5W2H、4C、SWOT...这些我们倒背如流,可真正落实到工作上,就真的能运用自如了吗?
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
事实上很多所谓的干货、工具的背后都是作者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利用多种实验模型或者是原理来反复验证出来的结果。
而端着这些”结果“就认为真的学到了知识的我们,往往会忽略到,其实作者背后的思维以及过程才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那些过程的话,我们这些读者是很难了解到的。不过对于他们背后的思维,我想,通过阅读一些他们参考的经典,便会发现,其实很多所谓的80%工具都是来源于20%的底层知识。
为什么我们在关注一件事情的时候,很难分出心来关照到其他方面?(管窥)
为什么我们明知道自己错了,却还是要继续下去?(思维的舒适区)
当我们不化妆的时候,为什么觉得自己就没自信了很多?(焦点效应)
只有在掌握了这么多的根源知识,我们才可以对应在身上找出更多的答案然后进行筛选让自己变得少走一些弯路,让自己变得更好。
最后总结:
如何避免生活里的“伪勤奋”?
一、培养每日反思的练习‘
二、具备迅速看清问题本质的能力
三、多在知识层面下功夫
我是咸鱼
不想再当一条咸鱼
越努力,越失败!到底如何避免生活里的“伪勤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