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 窦金龙
听了前面几位前辈的阅读分享,自己感觉收获满满。大家结合“历史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不同视角,辨证理性的对洛克的《教育漫话》这一教育经典作品进行阐释。取之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洛克的教育思想,既要考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时代背景,又应结合当下现实教育现状,具体教学问题进行剖析与讨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学之习之;用实践检验理论,思之辩之,这正是我们开展“经典”阅读的初衷和目的。
今天,我将和大家就《教育漫话》之106-120节进行阅读分享,自己能力有限,不妥之处,敬请雅正。
首先还是和大家一起研读一下原文,以便整体把握一下相关内容。
在106-120节中,洛克分别用了15个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教育观点。它们分别是:恳求、好奇心、消遣、诉苦、大量、公道、啼哭、愚勇、坚忍、勇气、懦弱、胆怯、大胆、残忍。而当中,好奇心两次被反复提及,足以看出洛克的教育观念中,将儿童的好奇心教育置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正如他在书中说的那样:“儿童的其他嗜欲应该小心的抑制,但是好奇心应该小心的加以鼓励。”
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洛克的观点从最开始就让我困惑不解。他认为:“而盈通恳求的事情,绝对不可让他得到,他们哭着要求的东西,尤其不可给予,甚至他曾经提到的东西也是一样。”在他看来,“说‘我饿了’是一回事,说‘我要吃烤肉’又是一回事。”这种儿童的“恳求”不予以满足的绝对,他在后文仍在不断解释强调:“做父母的所应该注意的是区分别是好的需要与自然的需要”,因为在他看来,自然的需要时应该得到适度的满足的,相反,他人希望儿童“不以他们的事好去调节他们的兴致”。
说实话,对于这种“嗜好需要”与“自然需要”的严格区分,我并不是十分确定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孩童的真是成长过程中,他们的需求表达是否有这种标准上的本质区别。我的理解是:洛克实际上是想强调一种物质上的需要与精神上的需要的区分,这一点在其对于“好奇心”的另眼相看上可见一斑。也就是说主张对于孩童的物质满足尽可能保持在低水平、低标准线上最为适宜。
关于这一点,令我想到了前些天听来的一段谈资。德国讲学归来的刘晓明教授向我们描述了他所看到的中德两国的区别时谈到:德国人关于饮食的标准要求何其简单,基本上当地的教授、学生晚餐基本都只是在超市购买那种速冻快餐,回家后微波炉加热食用即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我们中国在外讲学、或是游学的教授、学生,晚餐势必需要亲自购买新鲜食材,准备各种“刺激”的调味料,为何说是刺激,因为一旦“舌尖上的美食”开始烹饪,各种美味瞬时间就“香飘十里”,而这在德国人看来却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事实,甚至对于他们的夜间生活是一种极大的干扰!通过这种对比,我们能清楚的发现国人对于“美食”的极致追求,不得不承认,食在中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结合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关于“恳求”的论述,我们又不禁需要自省和反思。说小了,从小孩子的嘴就养叼了,个个从小就成了“中华美食家”,其后果可能就是对于“物欲”的不满足,精神追求的匮乏;说大了,我们的餐桌生意由来已久,“情谊深,一口闷”的传统至今依旧大行其道,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的“实干兴邦”,到现如今的“匠人精神”。按照洛克的话来说,“儿童应该及早习于再放任他们的嗜欲之前,去问问理智,运用理智。”其实不止是儿童,成人更需要理智,生意如此,发展如此,教育更是如此!
其次,在谈到“消遣”这一章节时,洛克认为“消遣与工作或事物是一样的必要。但是消遣是不能不有快乐的,而快乐却不是永远根据理智的,他根据嗜好的时候还多些,所以儿童不独要准他们自己去寻消遣,而且应该根据嗜好的时候还多些,所以儿童不独要准他们自己去寻消遣,而且应该依据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消遣……”
关于“消遣”这一点让我想到了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黑暗来临的时候,一个人如果晚上没有蜡烛,煤油灯,它还可以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可谓是放之四海皆可。在我国,你问老年人的话,回答估计是跳广场舞,打打麻将,带带孙子孙女儿;你问中年人,回答毋庸置疑是在为着家庭,为着事业拼搏等等;你问青年人,回答的时间几乎都没有,因为他们不把自己“快乐”筋疲力尽估计也不会回家。那么孩子呢?学生呢?相比身为教师的大家不用明说都能猜得到。那就是压在他们头上的三座大山呀——语文、数学、英语作业……可是你知道吗?这个问题在德国的回答竟然是——学习哲学!没错就是研究在我们中学政治上妖魔化的“形而上学”。对比之鲜明,不得不令身为教育人的我们深刻进行反思。所以洛克才会说,“在儿童在消遣方面得到自由,此外还有一宗好处,就是由此可以看出儿童本性中的气质,看出他们的倾向和才能,这就可以知道贤明的父母去为他们选择生活的途径和事业,同时,如果发现儿童的本性中具有任何错误的倾向,也就可以想出适当的方法去补救。”
接着。关于儿童相互间的相处,洛克认为“诉苦”与“啼哭”皆不可取,他主张从小就“及早把诚实的基础建立在大量与慷慨的把自己所有或所好的东西去给予别人上面。”因为他认为“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有恒,更加便捷。”
关于“啼哭”洛克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顽强的、跋扈的,一种是吵闹的、怨诉的”。而这两种行为在他看来都是“绝对不可允许的”。关于“诉苦”,在洛克看来,“孩子们互相攻讦,通常都是一种愤怒与抱负的呼声,想要取得别人的帮助……他们这样及早学点忍耐的功夫,受点锻炼,对他们是没有害处的”。对此我深有感触。从老师的角度来看,由于受到“啼哭”和“诉苦”,我们很容易形成一种同情弱者心态的感性影响。这样做的后果无疑是将自己置身于班级弱者的“保护伞”的地位,使这部分学生形成依赖心理,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自我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家长角度来看,那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新一代孩童,个个可谓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和小皇帝,家长更是容不得其在外受半丁点儿委屈。可是这样下去的后果更加严重,因为这就使得孩童一味的迎合家长的这种护短的心态,趋利避害,避重就轻,害人而利己……诚然,恶性,暴行,绝对不应予以姑息。但是培养孩童慷慨大量与公道更为重要。从小把“慷慨悬为一个竞争的目标……他们便会养成温厚的习惯,而且以自己能够对他人和和善、慷慨与有礼貌视为一种快乐,视为一种值得自负的事情。”
再然后,关于孩童“气质”的培养,洛克鲜明的指出虽然“恐怖是一种情感,如果支配得法,也有它的用处。”但是“愚勇”、“懦弱”、“胆怯”、尤其是“残忍”都不应该。与之相对的,应当培养孩童的“坚忍”、“勇气”和“大胆”,使孩童能够在“无论遇到什么灾祸或危险的时候,他都能镇定自处,尽责不辍之谓。”
关于这一点,给我感触最深的是“魅力教师读写访”的雪梅姐和秀娟姐。扎根特殊教育事业的他们,每天遇到的教育问题都是我们这些普通学校的教师所难以想象和理解的。智障、自闭、羊癫疯等等名词,过去对于自己都只是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时才从字面上有一个粗略的认识,从来不敢想象和判断倘若是自己遇见这些“天使”,能否也像这些前辈一样努力做陪伴在“天使”身边的知心大哥。所以,每每反思起自己曾经或是现在班上的那些特别的孩子时,我都会想起他们的话,“必须善待每一个孩子,关爱孩子们不同的心灵世界……一颗坚定的心便足以带我们走向远方!”也许正因为有这些教育事业的“阳光”在前,洛克也才会在书中如是说:“儿童无论犯了什么事,无论所犯的事结果如何,他们所应注意的知识他所犯事的根源和可能养成的习惯;惩罚应当着眼在这种地方,儿童不可因为游戏或者无意之间弄出了人和伤害就受到责罚。应该矫正的过失是在他们的心里;凡是他们的年岁增长之后就可以改正的,或者不致养成恶习的过失,则目前的行动无论如何不令人喜欢,都不必加以任何谴责。”
孩子毕竟是孩子,正因他们是孩子,才更需要我们的教育。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洛克不止一次的强调孩童好奇心孤立的重要性!他认为“好问的儿童发出的天真的,没有经人教导过的发言,常常可以是的一个肯用思想的人去用一番思想。”不仅如此,他还就此提出了三个需要注意的方法:一是“答复他的一切问题,解释他所想要明白的事物,按照他的年龄与知识的能量,使他尽量懂得。”二是“采用一些特殊的称誉的方法。”三是“不可使他们得到虚妄的答复。”
不止一次,当我读到第三点的时候,我都感觉得到身为教师,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如果说:爱教育,是成为老师的一个首要前提的话。那么,懂教育,就是作为教师的一门终身的必修课。“不可使他们得到虚妄的答复”,结缘教育,这就要求着我们每一位教师从读书写作开始,与信仰为伍,为孩童点亮那一盏盏明亮的心灯!
还记得中央台曾经的一次访谈节目的名称叫做:你幸福吗?那么,教育人的幸福又是怎样的呢?最后就用书中洛克的这一段话试着作为教育人的“幸福”解答,“凡是能够碰到殷勤的人,容忍他们的无知,而又能够帮助他们脱出这种无知的境地的人,就是幸福的人。”
今天的领读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