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言,即忍而少言,谨慎慢言,说话前要三思,切勿口无遮拦,信口开河。
而我们的许多思想和理念应当用行动来表达。今人也常说:“实干胜于雄辩”,任何真理都是不由论辩和互相诘难而生的,欲要达到目标和求知,就要做到实干,就如词人陆游所说:“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有不少年轻人慕名来向他求教。一天有一位青年前来,请苏格拉底教授他演说的技巧。紧接着,青年为了表现自己,在苏格拉底面前大谈演说如何重要。
苏格拉底等他说完后,向他索取了两倍的学费。青年不解,询问原因。苏格拉底答道:“因为我除了要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如何闭嘴。”
说话,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知道怎么说话,知道何时说话,知道不乱说话,是为人处世的基本。
孟子曰“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恰当的时候说话是智慧,适时的闭嘴也是一种智慧。
古人言: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孔子讲“中庸”之道,其中的“中”字是口字上贴了一个封条,就是在告诉人们不要乱讲话。
古代专业修炼之人,包括僧人、道长,几乎都是闭口少言。圣人君王也是寡言少语,曰“金口玉言”,皇上讲出的话是圣旨,稍有不慎,可民间就要人头落地,命运翻转了。
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说: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言不在多,希言则贵。
有一次,杨澜采访林毅夫,针对他取得的骄人成绩,杨澜顺势问他,今天的成就是否到达了父亲对他的期望。
令杨澜没想到的是,一直侃侃而谈的林教授,突然沉默了,之后无法控制地泣不成声。
原来当年年少的林毅夫,因忙于事业,直到父亲临终也没能再见上一面。
如果当时的杨澜为了节目效果,本可以继续追问林毅夫的感想,但杨澜选择了沉默。她的沉默是对的,也是对嘉宾的尊重,给了嘉宾足够缓冲情绪的空间。
能管住自己嘴的人,懂得分寸,知道给别人留有余地,明白别人的尴尬就及时止步,而不是利用别人的尴尬变本加厉,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做人的一种修养。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管住自己的嘴,懂得在别人不堪时适时闭嘴,不置人于尴尬的境地,不打断别人说话,不知道的事情不乱说,好好说话,这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善良。
别让嘴巴成为伤人的利器,把握好与人相处说话时的分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