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步步地学着自律
那些在B站学习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那些在B站学习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作者: 云语生活家 | 来源:发表于2019-06-25 21:34 被阅读0次

微博当百度、百度测网速;知乎看八卦、B站学文化。

这是当代青年的App使用画像。

有人开玩笑说,B站打造多年的二次元人设逐渐崩塌,学习软件才是它的真面目。

你以为,这是一个对平台多元化功能的挖掘,但其实,这更是当代青年生活态度的转变。

01

晚上九点,小志打开B站收藏夹,开始学习PS技巧。

白天,小志是某互联网公司的白领;晚上,他选择花时间为自己充电。

和小志一样,利用空闲时间在B站学习的人,如今有将近2000万人。什么概念?相当于2019年高考人数的2倍。

简单盘点了B站上的学习教程,我看到了一个宝藏APP的潜力:

PS、Premiere,每一个有网红梦的新媒体小编都值得拥有;

日语、英语、法语、阿拉伯语,各国语言教程等你pick;

Excel、PPT、word,职场三件套不考虑一下吗?

贝叶斯统计学、LaTeX、科研数据统计与分析......这些连名字都看不懂的教程,让人怀疑自己,可能是一个文盲。

甚至有一种直播,叫做学霸们的直播。

是的,B站还有一个叫做自习室的神奇直播,打开直播,你就能和全国网友一起云自习。

02

第一财经周刊曾发布《2018年中国Z世代理想生活报告》。报告显示,74%的受访95后会选择用闲暇时间学习和课外自我充电。

当年一提到学习就头疼的小孩,开始主动寻找学习的途径和机会。

曾经,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现在,学习是为了应对人生。

可以说,大部分人对自己的现状是不满足的。工资低、工作内容乏味、三点一线的生活太无聊,而其中一部分人,选择用学习改变现状。

学习办公软件,是因为想在工作中更游刃有余;学习语言,是因为想更顺畅地与人交流;学习花艺、绘画,是想提升自己的审美和气质......

也许学习的知识不能让自己更优秀,但至少可以让自己不平庸。

在能力之内找到最满意的生活方式,是当代年轻人的人生智慧。

除了B站,知乎、喜马拉雅等都成为了职场人闲暇时的学习角。知识付费来得如此之快,正是源于年轻人自我成长意识的觉醒。

03

如今,年轻人中有一种称呼正在流行——斜杠青年。

所谓斜杠青年,是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体验多元生活的一类青年。

白天,他们是格子间里的Linda、Mary和Allen,到了晚上,他们是直播间的网红、是自媒体大咖、是艺术家......

我的一位朋友,正是很多人羡慕的斜杠青年。除了稳定的工作,他的个人公众号还拥有近万粉丝,阅读量常年在几百到几千间徘徊,甚至每个月都能接到一两个广告。

但别人不知道的是,他曾经花了多久学习写稿和排版;为了一张好看的配图,花了多少个夜晚学习ps;为了提高一两个阅读量,研究了多少大V的文章特点。

作家格拉德威尔曾在他的著作《异类》中提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即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个小时。

而平凡如你我,如果能坚持一天一小时的学习,十分之一的天才,也就三年而已。

至少,那些在B站学习的年轻人,一定比抱着ipad追剧的人,更有机会成为斜杠青年。

04

一份工作从毕业做到退休,是大部分上一辈人的人生。如今,生活方式早已不止一种。

知名博主李子柒,远离城市回归乡村,靠分享养花种菜和中国传统生活方式,成为坐拥千万粉丝的另类网红;

以谷岳为代表的旅行博主,用脚步丈量世界,拍照、出视频、写书,用旅行见闻养活自己。

更不用说那些靠打电竞闯出一片天小少年们,这在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虽然生而平凡的我们,也许人生也将继续平淡。但是,通过学习更多技能,是否能打出另一片不同的天地呢?

打开知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分享他们告别朝九晚五的经历。

的确,“分享经济”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就业率。在各类雇佣、兼职平台的助推下,每一项技能都能转化为赚钱的工具,靠技能吃饭的自由职业者,收入甚至可以超过普通上班族。

然而现实是,真正能够坚持学习,最终靠技能养活自己的年轻人仍占少数。收藏转发了就等于学习了,才是大部分人的网络哲学。

那么,你属于哪一类人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在B站学习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hf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