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邻居们
一
在《砖缝里的生命》一文中,我写了邻居与我对待南瓜秧的不同态度,发在“花园娘们群”中,她读后在群里说:“那个邻居竟那么地不近人情,不惜草木生命!”
“花园娘们群”是我建的邻居微信群,大多是我们楼的女人。
写的“那个邻居”就是她,因而我调皮地说她“心狠手辣”,并且说,“故意写她的孬用来衬托我的好”。
总是因为熟稔到无话不说的程度,才会这样地开玩笑。
她性格直爽,当初曾直言不讳地对我说,要不是因为我们是邻居,就我这德性,她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和我说上话。
那时候,我和她同在一超市。初时,她眼里的我,整日冷着一张严肃的脸,不爱搭理人,特别不易接近的样子。她应该对我是没有好感的。
当时,我做超市的微机员,兼管前台工作,她在二楼内衣区域理货。一次,她的一位熟人买了一件乳罩,回家后,因号码不合适,便偷偷揣在怀里,上二楼找她调换。超市的规定是内衣裤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的。她悄悄给换了一件,竟然忘了衣服上是有磁的,于是,出门的时候,报警器响了。
她说当我拿着内衣,上楼去找她的时候,她吓了一跳。
估计她当时一定会想:“糟了,糟了,这回栽到坏人手里啦!”可我找她查问的时候,她看到我话一出口,自己竟先红了脸。由是觉得我并不是那种自高自大、装大尾巴狼的人。
二
我确实是一个慢热的人,一直不易与人群相融。
记得当年去乡中心小学任教的第一天,校长和我的第一次单独谈话,说的就是与人相处之道。说学校里女老师多,难免会有口水矛盾,希望我不要和她们掺和一些舌头拌仗的事。
当时我就想:“啊呀,您老人家也太不了解我了。”
我一直是个生活在云朵里的人,习惯于与任何人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从不愿过问尘俗杂事。
后来,搬家到县城,住在这个小区,最初五、六年我都未曾和邻居交往过。从小,我都一直是那个走在街上目不斜视的人。在别人眼里这就是目中无人吧。
后来,和邻居渐渐熟悉后,在一起说说笑笑,大家曾一起开过我的批判会——
“其实你这不是也挺能啦的吗?原来看你那个样啊,就跟混得不错似的!”
“以前俺最不爱到你家串门了,嗯啊的不爱拉呱,特尴尬。”
“以前看着恁两口子噶伙得咋3那么好,扔垃圾都一块儿,看都不看别人一眼。”
我只好老老实实地说:“那不是因为不认识你们吗,现在有了你们我早就不稀和他耍了。”
三
和邻居熟悉并亲密起来,是有了儿子后。
有了他,我成了专职妈妈,整天一个人抱着娃在楼下转悠。不经意间,发现我们这座楼上,雨后春笋般多了许多新生宝宝,当然身边都跟着像我这样的二胎妈妈,或者奶奶。
没有帮手,一个人带娃的生活如同蹲监狱,与世隔离的感觉,日子里只有孩子的屎屁尿与哭哭笑笑。现在想来,那段时间我被产前产后抑郁所困扰,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暗影,常常无助,常常沮丧。
与邻居们朝夕相处的时光,是我单调日子里的一道光,使我的心情变得明朗起来。
相同的独自带娃经历,是最能引发共同语言的。我们一起看着孩子们玩耍,一起聊家长里短。
因为邻居们的陪伴,儿子有了一个如同我们那代人的放养童年,基本上不着家,只要外面有动静,他就奔下楼去。
有时候楼下一聚一大堆女人,有时候一个女人就能看一大群孩子。谁有事也可以离开,特别放心,就像一家人。若我想安静一会,儿子自己跑下楼,也不紧张,只要听见有一位邻居在下面,就很有安全感,她们总会把孩子一起照看着,从不用托付,就是这么放心。
有次,儿子自己下楼去,邻居问:“你妈在家干什么的?”他说,在家看书的。她调侃说,你妈这是还要考大学吧?
我们楼下人气特别的旺,常常是十几个孩子,十几个看娃的女人,引得别的楼上的一些宝妈也来这里凑热闹。从早到晚不断人。就像一个小小的幼儿园。
孩子们一起玩,女人们扎堆聊天。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一大堆。大家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家长里短,善意的八卦,孩子的吃喝拉撒……谁家夫妻有矛盾了,也会有热心人调解。有时也会评论别的楼上的邻里关系。议论她们为孩子之间的打闹,竟然大人也闹翻了。有一次,大家竟亲眼看到,邻楼有两个女人撕到了一起,闹到报警。
说是女人扎堆在一起,常常会有舌头拌仗的事,但是我们邻里之间从来没有。
这时,我们都会庆幸我们的邻里关系。说起我们楼上甭说大人都是那么融洽,就是不懂事的孩子们在一起,竟然都从没有争吵打闹过,都是亲亲密密的。有零食一起分享,有玩具一起玩。小的粘着大的,大的爱护小的,特别和谐。
女人们在一起,会吐槽自己的老公,马上就会得到这样的劝慰:“男人嘛,都这样!”“这比俺家人家强多了!”大家的情商都是在线的。
女人们在一起也会调皮,有一次大家看孙同志远远地走来,有个花园娘们儿就说,看恁家人家也是严肃的样子,今天咱们撩撩他。
等他走过来,女人们一齐把目光投向他,列队打招呼,他接句话就仓惶而逃。回家我说,你怎么不抬头看人家?他说,真要命,怎么这么多娘们儿?不知看谁好了。
自从朝夕和邻居们玩在一起,我感觉自己的性格改变了很多,见人比以前爱说话了,人开朗了,社恐症也轻了。
当然我还是那个拧巴的人,比如楼下的婶子热情爽朗,我就爱和她说话,而她家的叔看上去比较严肃,我就没主动打过招呼。
三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和睦良好的邻里关系,是幸福生活的前提。需要都持有一颗友善和包容的心。
“邻居碗换碗”,邻居之间分享的不过是老家带来的菜,母亲亲手做的豆汁、豆脑,却是人间最真的情谊。
不知不觉与大家比邻而居十六年之久了,一起看的孩子们也渐渐长大了。一群来自四面八方、心地平和善良的人,由素不相识到互相亲近,在烟火人间里,我们真诚相待,彼此取暖。感恩缘分让我们相遇,也感恩邻居们对我的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