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补习也能进985

作者: 沁阳js | 来源:发表于2019-07-24 07:21 被阅读5次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考和高考制度的影响下,我们的家庭教育就变得越来越“简单和粗暴”,为了让孩子进入一所名校,家长们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当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课外补习。不管孩子成绩如何,大部分家长都会在课外送孩子去补习,乃至于到后来,孩子们的世界观都趋同了,认为课外补习就是他们生命的组成,因为从小学开始,他们大部分的课外生活就是补习,他的伙伴在补,他的邻居在补,他的哥哥姐姐在补,比他差的在补,比他好的也在补,有钱的单补,没钱的集体补,有条件的市区补,没条件的本地补……,到后来,家长们好像都觉得,如果一年中没有花掉几万用在孩子补习上面,自己就是一个不合格的家长,都不好意思去参加个家长会。

然而,课外补习真的对学业有帮助吗?

在我看来,课外补习对孩子的学业成长有一定的帮助,但属于性价比较低的一种方式。理由有四:理由一,当前我们学校的回家作业量已经足够了,一般大多数教师都会留下超过规定的作业,课外补习不但延长了学习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作业量,少则一倍,多则数倍,但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绿色指标中对于回家作业时间和学业成绩的关系分析看来,并没有产生正相关,过多的时间投入并不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理由二,课外补习大多数不是出于学生的自愿,而是家长硬逼着孩子参加的,因此存在这大量的“摁着牛头吃草”的现象,好多孩子的补习基本都是“身在朝野心在汉”,根本就是在应付,甚至也听说有些孩子在补习机构做学校回家作业的情况,这样的孩子学业成绩能提高吗?理由三,诚然,有部分孩子出于自愿参加课外补习,但基于对补习老师的过分信任和依赖(很多源自于家长的偏见言语),逐渐失去了对于任课老师的信任,形成了“只吃零食、拒吃正餐”本末倒置的现象,要知道,失去对任课老师的信任无异于学业“自杀”行为,孩子每天有八小时以上的时间可是在学校课堂上度过的,想依赖周末的时间完全弥补课堂的缺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理由四,确实也有部分学生在学校也很用功,补习也很认真,在校内、校外他们刷了好多题目,学业成绩貌似也是不错,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一个也许存在的副作用:随着孩子刷题量的增加,他们的思维模式渐渐固化,到最后,他们可以成为出色的“卖油翁”,但却永远成不了伟大的乔布斯,这种副作用在本科段,尤其是研究生段和博士生段得到体现,试问,中国有多少高考状元踏上社会后还能独领风骚?

所以,我是课外补习的反对者,家庭要不得,学校也要不得,我们应该把更多的课余时间用于“广播种”,要为孩子增加更多的不同种类的学习经历创造条件,要对孩子的为人处事行为进行积极的干预,更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上面。我认为,丰富多彩的学习经历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孩子的课外学习经历越多,在课堂上的重现那些经历的概率就越高,而每次的重现会让孩子进入一段时间的兴奋,这段时间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经历也会大大增加孩子找到自己特长的几率,上帝对每个孩子都是公平的,每个孩子收到了那份“礼物”,但我们很多孩子从来就没有得到过打开这份“礼物”的机会,因此一生都活在自卑之中,感觉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丰富多彩的学习经历也会增强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很多学科知识的现实应用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很多伟人成长的经历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动力,家庭成员长时间的陪伴也让孩子的心理不至于发生偏差。因此,如果我们把补习的时间用于增加孩子的学习经历上面,那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这才是最有效益的“课外补习”。

  我是一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20年前,在学校同事顾光旭老师的推荐下,看了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书名叫《卡尔威特的教育》,对我影响很大,20年中,不管是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还是对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都有这本书的影子。当然,可能影响最大的还是对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它让我相信,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创造教育的奇迹。

因此,在2001年当我孩子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和妻子商量,尝试用卡尔维特的教育方式去培养孩子。说实话,一开始还是有点将信将疑的,但随着自己阅历的增长、尤其是自己从教师一步一步成长为管理干部(后来做了校长)的过程中,自己就越来越相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就对“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深信不疑,直到后来,在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以及校长培训经历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赏尽人生、玩出精彩(自己简称“赏·玩”教育),决定不盲目跟从社会上存在的“补习风”,把其他孩子用于补习的时间和金钱全部用于增加孩子的学习经历上,带着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玩中学、学中玩”的方式成就其人生的精彩,同时也希望能够用成功的案例,给家长以及社会一种参考,我们完全可以用一种孩子更为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提高学业成绩的,这也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近20年来,我和妻子引领着孩子阅读了200多本书,看了近千部影片,走了200多个城市,参观了400多各类场馆(以博物馆居多),尝试了各种不同的家庭活动,也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支持孩子机器人课程学习(从小学二年级直到高三),也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写了多封关键的家信,这些都对孩子的学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应该说,我们的坚持还是得到了收获,2016年6月,孩子参加了上海市中考,在未曾参加过课外补习的情况下,考到了604分,超越了上海中学录取分数线。2019年6月,孩子参加了上海市高考,同样在坚持不参加课外补习的情况下,考到了579分,获得了上海交大的综招面试资格(面试线565分),遗憾的是,这些经历未能打动面试官,孩子以总分0.6分的差距被交大拒绝了,虽然后来交大招办来电邀请孩子参加提前批招生,但由于孩子并不喜欢提前批中的专业,我们婉拒了交大的邀请,最终选择了同样是全国一流的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

当前,在课外补习之风越演越烈的情况下,很多孩子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希望自己孩子的经历能够打动一部分家长,尤其是那些刚刚成为家长的家长,还我们的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还我们的孩子一个值得回忆的少年,还我们的孩子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

当然,由于我和妻子都是教师的缘故,我们或许有更多的时间能够陪伴孩子,因此孩子也获得了更多走出去看看的机会,这也许会成为很多人不以为然的话柄,但是我认为,本书的初衷并非是让我们的家长去模仿我们教育的每个经历,而是希望给各位家长带来某种启迪,然后,结合自己的家庭特点,创造自己的家庭教育模式。书中某些观点纯属个人感悟,如有不当,敬请指正。

自然,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在此感谢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上海市罗星中学、上海市金山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感谢带着孩子玩了近10年机器人的所有指导老师们。

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亲人们的支持,感谢你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你们的爱让孩子始终生活在甜蜜中,你们的支持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备注:本文源自我即将出版的《赏出好孩子,玩出聪明娃》(暂定书名)一书,部分章节将在简书中发表。

沁阳

2019年6月

相关文章

  • 不补习也能进985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考和高考制度的影响下,我们的家庭教育就变得越来越“简单和粗暴”,为了让孩子进入一所名校...

  • 盲目给孩子报兴趣班没意义,找准他的兴趣点加以扶持 裨益良多!

    你有勇气坚持在孩子小升初之前不补习文化课吗?这个问题问的好奇葩,别说小升初,我的孩子从上学到现在的985重点大学,...

  • 补习也疯狂

    女儿到外地上初中,刚上了一周课,回来就哭哭啼啼的。 她断断续续地抱怨:班上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在暑假里上过补习班,特别...

  • 脑瘫也能进哈佛

    今天带一一去到后滩公园骑自行车,一路从奔驰文化中心一直骑到了前滩后滩的结合处。 晚上看妈妈咪呀,一位妈妈把自己生下...

  • 躺着也能进步?

    十几年前,初出茅庐的我,一头闯入了北京,这个向往已久的大都市。 加入的第一家公司很惨,遇到一个变态主管,待了半年,...

  • 洪水猛兽

    A:唉,曾经既能进入身体也能进入灵魂的人,现在怎么就联系不上了呢? B:你在感叹谁呀? A:我前任呀!你说她怎么这...

  • 补习”医不叩门”

    因为工作单位在医院的顶楼,所以经常会听到医生的对话,昨天听到一个词:医不叩门,觉得挺有意思。 查资料说,“医不叩门...

  • 985&211的学生为什么这么焦虑?

    近日被人大学长《一名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与复旦学妹《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或者,也不...

  • “没考上985/211,你的人生就完了”???

    又一年的高考落下帷幕了,昨天收到读者留言:“学长,别人都说只有上985、211以后才能真正学到东西,但我补习了一年...

  • 人生必须要追求的那些东西

    考985不是必要的,考211也不是必须的,考双985也不是必要的,但似乎985是要比211普遍厉害那么点,但又不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补习也能进98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ct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