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记事

作者: 苏子楠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20:29 被阅读16次

(一)初到小镇

小桑是在鄂西的乡村长大的,十八岁以前,她从未离开过家乡。这些年,她也走过了许多的地方,有海鲜肥美的海滨小城,也有适宜居住的花园城市,当然,也有其他的一些城市的边缘。

然而车轮扬起的漫天的黄沙,还是吓了她一跳。

小镇记事

她的指尖,在车门把手的地方,微微发抖。

原来,真的还有这样的乡村。

葱郁杂乱的不知名的数木,无力地在尘土的肆虐中缓慢生长着。说不上破,但是多半都很旧,很是朴实的房子,在尘土与绿叶之中,突兀的出现着。

她忽而佩服起写下“杂花生树”的那样的句子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情呀!在小桑眼里,即使是在江浙江西一带,沾满了灰尘的开得十分灿烂的夹竹桃花的道旁树,也是不好看的。好吧,小桑在心里承认,自己有点儿中度强迫症。

但是这样的乡村,的的确确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亲眼见到。

所谓的城市里的整齐划一大概是在这儿见不到的。或许在有情调的人的眼里,这才是乡村的丰富之处。

隔着车窗,看着漫天飞扬的尘土,和满是灰尘的道旁树,小桑一点儿也没有这样的或许可以称得上是“旖旎”的心思。

似乎是看出了小桑的的紧张与不安,车里的小姐姐笑着说道:“不用担心啦,到了学校附近就会好很多啦~”

小桑礼貌性地笑了笑,又听见开车的叔叔温声道:“你是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吧?”

小桑仍旧礼貌性地微笑着点点头,道:“是啊,头一次到这种地方来。感觉好荒凉,看起来有点儿害怕。”

小姐姐道:“不用害怕,村子里的人,十分的纯朴。你平时没事不出门就行啦~”

小姐姐主动的与小桑攀谈起来。小桑有一搭地没一搭地同她们几人聊了起来。

小姐姐94年生,是家里的双胞胎姐姐,在村子里的学校里,当代课老师。没有编制,教小学三年级数学。由于刚刚考上了编制,要全心全意地专心复习准备面试,便托了她爸爸找关系,找到了她爸大学的班主任的一个今年大四的学生,也就是小桑,帮她带一个月的课。

她爸爸是以前是教师,后来便做了小县城里面的领导,认识许多人,路子也挺广的。

一路攀谈着,倒也算是和睦。小桑是天生的自来熟,什么话都能接,什么话都能圆。

路旁的风景,渐渐变得不再那么粗犷,道路两旁的屋子,渐渐多了起来。马路也渐渐宽阔了起来。

大约是快到了。一路上,小桑看到了两三个路牌子,都是什么禅寺什么的。小桑所在的小城,很多年前,六祖曾经在这里讲经来着。因此,佛教的痕迹还是很多的。小桑不禁想起了以前在这个小县城的高中实习的时候遇到的指导老师,闲聊起来,除了经济学就是和尚,什么九华山什么寺庙,比的讲起书上的孟德尔遗传定律还要神采飞扬。

小桑一愣神的功夫,车子已经停了下来。小桑以为到了,小姐姐的妈妈笑道:“这是雪儿住的地方,小桑你以后就住在这儿。雪儿你带着小桑上楼去看看。”

小桑腼腆的笑着说了声“好的”两个字,便跟着小姐姐上楼了。房间在二楼,对着阳光,有一个四四方方的电扇。

雪儿妈妈一面快速的收拾着雪儿杂乱的房间,一面小声地说着雪儿。

小桑心里,对雪儿小姐姐开始有点儿不太愉快的想法了。那么漂亮的一个女孩子,怎么自己的房间,这么不漂亮呢?小桑没有过多的去深究这个问题,便跟着雪儿小姐姐一起下楼,见了民宿的主人阿姨和叔叔。

小桑感觉像是做梦一样,跟着雪儿进了学校。学校的外表,与周遭的民居相比,要新许多。看着还像是那个样子。进了办公室以后,雪儿带着小桑见了班主任和几老师,便去上课了。

小桑得以在办公室里待了很久很久。办公室里大概有十几位老师,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固定的办公桌。办公室的最左边,是一个有几分旧的饮水机。饮水机旁边,放着三台台式的电脑。键盘和显示屏上面,都布满了灰尘。办公室里没有空调,只有两个大电扇。电扇的风力倒很足。

办公室的上了年纪的老师,往往会追追剧,刷刷抖音。外放的声音,可以传遍整个办公室。年轻的老师,要么声音开得很小,要么就戴上了耳机。

小桑旁边的老师,是一个看起来跟年轻的小姐姐。大概和雪儿小姐姐差不多大,小桑心里想着。只见这个老师十分认真的埋在了试卷堆里,小桑的自我介绍十分尴尬的憋在了口里。

(二)困惑

好容易在办公室里熬到了下课,雪儿过来叫小桑去吃饭。雪儿很会做人,叫了好几个相熟的朋友,一起来吃饭。小桑略显拘谨地坐下,很快融入了她们的交谈。

对面的老师看着小桑一副天真的模样,笑着问了小桑的年龄。

小桑如实答了。

对面的老师笑道:“年轻真好啊!这里除了你跟雪儿,都是小嫂子了!”

小桑浅浅笑着,并不答话。

雪儿笑道:“我们还羡慕你们已经成了家有了娃呢!这才值得说嘛~”

一桌人说说笑笑地吃饭。雪儿给小桑一一介绍了几位老师。吃饭吃着吃着,就谈到了暑假办补习班的事情。席间有个老师就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老师在某区当老师,是某区在编教师,然后在另一个区办辅导班,查都查不到的。那老师一再赞叹这位老师的聪慧。说着说着,就转到了暑假要开一个培训班。话头不知怎么,就转到了小桑有没有同学愿意暑假来代课的,工资的话大概一个月2000块,包吃住的。

小桑听了,浅笑着问需要什么要求,专业有什么限制。

那老师笑得十分欢快,道:“教小学嘛~你们的水平绰绰有余了,只要肯来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小桑笑着说,我回去问问我同学他们。,有想来的我再跟您联系。

那老师便十分痛心疾首地说了城里和乡下的薪资的差别,城里的工资还没有乡下的高,而且消费水平也比乡下的高如何如何的。

小桑笑着点头附和,也不多说什么。

一顿饭还算欢喜的吃完了。小桑却十分疑惑,为什么教师放着暑假的长假期不要,非得去补课开培训班呢?

是因为教师的工资很低吗?

小桑实在困惑。

(三)上课

第二天的时候,小桑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从城里到乡下,开始给孩子们上课。

一走进教室,小桑看着满教室的孩子,朗声道:“同学们上午好,我是新来的数学老师桑枝。桑老师希望这最后一个月多少我们一起复习,期末考出一个好成绩!”

教室里的学生都欢呼起来。对于桑枝的到来,十分的欢喜。

掌声过后,有个声音传来:

“老师你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呀?可不可以告诉我们?”

“是啊,老师给我们讲讲吧!我以前从没有听说过桑这个姓氏。”

小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写完了“桑枝”两个字,小桑又写下了“秦桑低绿枝”这样一句诗。

小桑笑着说道:“桑老师的名字来自于这样的一句诗。”

“老师那是什么意思啊?我们没有学过这首诗。”

“老师我们见都没有见过的。这是什么诗呀?”

小桑好脾气道:“老师也很想给你们讲,但是呢,同学们这节课呢,是数学课。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了,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112页。”

一节课下来,小桑觉得很累。

孩子们总是很吵闹的。小桑觉得,短短的一节课,自己说了好多话。孩子们很容易走神,小桑一边带着孩子们做游戏,一边学东西。到了最后,小桑觉得,自己说了什么自己都快不知道了。

每次一吵,小桑就用教鞭敲打讲台,是雪儿教她这样做的。讲台上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几个大字的蓝色的油漆,已经变得有些暗淡了。教室里本该使用的多媒体不知怎么回事儿,也没有用过,黑板的中间,有深深的锈迹。

小桑委屈地想起了以前在高中实习的时候,那个时候多轻松啊!几句话就可以搞定了。关键是那个时候,自己还在不断的骂她们。

真是对不住他们呀!

小桑委委屈屈地想着,委委屈屈地喝水。一边想着,幸好这里只开设语数外三门课,没有祸害更多的优秀的老师。

小镇记事

小桑在办公室里刷了一会儿知乎,便想去上洗手间了。她不知道洗手间在哪里,便小声地问办公室里的老师。那老师很热心地告诉她了。

小桑走进厕所的时候,内心格外的震惊与抗拒。是那种很老式的蹲坑,只有最端的位置有一个 冲水的地方。很刺鼻的味道,很脏的地方。小桑几乎是闭着眼睛上了厕所,飞快的逃一般地跑出了厕所。

(三)离去

漫长的一个月的代课生活,终于接近尾声了。监考完的当天,小桑十分舒服地睡了一个懒觉。

第二天早上,华丽丽地起晚了。

小桑在去学校改卷子的路上,很尴尬地遇见了学校的校长。

校长很真诚的说着,来改卷子?

小桑点点头。

校长又说道,辛苦了。

小桑连连笑着说不辛苦,飞快的赶到了学校。

所有的卷子,一律采取教师手改的方式。

改卷子的途中,领导体恤,又是送水又是送西瓜的。办公室的氛围,还挺是和谐的。小桑也受到了这种积极情绪的感染。

但是小桑不太高兴。

小桑代的班,考得很差很差。不及格的一大批,低分人数一大片。

小桑觉得委屈。这么热的天,晚上在民宿里睡觉,都会热醒的天气。没有哪个夜晚,小桑有心情听窗外的蛙鸣和看窗外的月光。乡下其实有时候也挺是宁静的。尤其是夜晚万籁俱寂的时候。完全是一点儿也没有城市的喧嚣的。

但是小桑带的班,真的考得很不好。

小桑想着,还是自己太过于放心了,没有把那几个孩子抓到办公室里来,好好儿的恶补一下计算题。小桑想,对,肯定是自己太好性儿。

还有,自己虽是科班出身,但是还是要好好琢磨,该怎么去教。还是有一点儿教学方法上面的问题的。

小桑夜里失眠了。

她的睡眠一向很好的。

乡村的纯朴与落后,学校的条件与城里的差别,乡村里寂静的夜晚,乡村的学校里面孩子们真诚稚嫩的眼神……

所有的东西,都不见了。

小桑深刻地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把学生教好呢?

(四)尾声

小镇记事

小桑离开了小镇。

也许,再也不会回来了。

或许,再也没有那样一个小桑,会来到乡村了。

相关文章

  • 小镇记事

    小时候,我总是在期盼,期盼着能离开这个小镇。年少无知的心总是渴望着灯红酒绿自由广阔的外面世界。可随着年岁渐长,离家...

  • 小镇记事

    (一)初到小镇 小桑是在鄂西的乡村长大的,十八岁以前,她从未离开过家乡。这些年,她也走过了许多的地方,有海鲜肥美的...

  • 小镇记事

    最近读汪曾祺精选集,他的故事有一个特点就写发生在他的家乡的人和事,他在一篇文章里提到,我以为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

  • 小镇记事

    一年半未归渠洋家,家中水电皆断停,忙碌两日接水电,多见人性险恶现。 装电 联系装电小哥,第一回小哥说其不在渠洋,身...

  • 小镇记事—开班

    看着熟睡的小儿子,许佳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不舍,异地考编痛苦就在这里,回想几年来自己苦苦地挣扎,现在只能付之...

  • 揭阳小镇,葵潭记事

    我出生在葵潭,在这里断断续续生活了二十年。小学四年级开始,大多时候我不在葵潭。五年级时,忍受不了外地的生活,又回到...

  • 回不去的那个夏天

    太行山上的那个叫兴义的小镇,位置较偏僻,土地较贫瘠。 在灵儿的记忆中,这个小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灵儿从记事起,感...

  • 小镇记事_07两难

    一场雨夹雪,寒冬到了,小镇的天然气改造进入尾声,市里新闻报道大力宣传着,清洁取暖取得成效。一月时间,天然气...

  • 小镇记事_02简单的和谐

    巡查组驻扎在这里,按部就班地检查镇里各项工作,他们看来有条不紊的安排,对于一个最基层的机关来说,早已经忙乱的...

  • 小镇记事_01 久违的学校

    全球疫情肆虐,中国依然平稳,大中国的全体师生开学了。 和往常一样,我早早地起来,和往常一样,我还是在单位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镇记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dk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