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端午

作者: 满脸胡须 | 来源:发表于2020-10-14 11:22 被阅读0次

    《那时的端午》

    坐在马桶上,“嘟、嘟、嘟”手机响了几声。本以为是工作的催促,打开来看,却是许久不见的朋友,发来了端午节的问候。

    端午节,追溯本源,本也是值得庆祝的节日,可伴随着汨罗江面那一束本不该出现的水花,给端午节填充了更多的悲壮和思考。站起身,冲了马桶,哗啦的水声,把记忆冲刷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不老河边,让正在回忆往日的我的我看到了河边的那群小伙伴。

    芦苇丛里,鸟儿在愉快的聊着家长里短。几个少年,卷着裤筒,一脚深一脚浅的在芦苇丛里进出。每个人手里都攥着一把芦苇叶,我也是其中一个。平日里,泥水沾到鞋子和脚上,我都非常的嫌弃,更别说光着脚,卷着裤筒,走进那被水淹没不知有什么恐惧的淤泥里,可是此刻,伙伴们的怂恿已经把这嫌弃和恐惧赶进了犄角旮旯。

    不老河,一条宽约200米的小河,河水看不到底,能看得见的小鱼所显示的,是河水的清澈。坐船过河赶集的乡亲们,有时就会随手舀起一瓢河水畅饮。水面随波逐流的浮萍上,几支不甘寂寞的野莲,仗着渐渐的脑袋,刺穿了浓密的浮萍,蜻蜓在其上翩翩起舞,倾诉着它们的卿卿我我。鱼儿成群结队,悠闲无比的逛荡着,忽然炸了群,原来两只野鸭,猛地扎进水面。

    对岸的小船已然坐满了赶早集的乡亲们,他们去集上购买包粽子的物事,除了粽叶。虽然芦苇丛里的水并不深,但也弄得满身全是泥沼。伙伴们一片片,小心的把芦苇叶摘下,一趟趟的送到芦苇丛外面的高处,摆放好。偶尔看到一些鸟窝,有的里面是几颗鸟蛋,有的已经变成了雏鸟,还没长毛。有的伙伴顺手把鸟蛋装进了口袋,还好,他没有去打扰小雏鸟。

    芦苇丛异常浓密,分不清过了多久,出来后才发觉,炎日高照。再一看,高处的芦苇叶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每个伙伴的身上,已经看不到一点光鲜,都是欣喜的污浊,硕果的涂抹。自己的脸上还增加了几道透血的划痕,不过毫无察觉。同伴告诉了,才感觉到些许的火辣辣。伙伴们根据人数,平均分了劳动成果。然后撒开丫子,衣服也不脱,一个猛子扎进了河里,正在寻觅的野鸭被惊的四处逃散。清澈凉爽的河水,包裹了伙伴们,清洗了污浊,浸染了快乐。

    “大晌午了,该回家了……”

    几声船上大人们的关怀,伙伴们又一次扎进了水里,而后很快都上了岸,钻进芦苇从里,脱掉衣服,拧干了水,重新穿上。每个人抱着一大包芦苇叶,回家接受检验。

    走进家门,母亲正在清洗着糯米,父亲取出一颗大蜜枣填进了我的嘴里。在父亲的赞扬声中,心里充满了一种做了大贡献的自豪感。

    一觉醒来,太阳快落山了。透过窗户,看到奶奶、母亲、父亲正在忙活着。父亲整理芦苇叶,抚平了分别放在母亲和奶奶面前,旁边的大盆里已经躺着几十个包好的粽子。我也凑到跟前,学着奶奶和母亲的样子。在大家的笑声中,我的粽子歪歪扭扭,在大盆里显得那么出类拔萃。遵照母亲的吩咐,我去点火烧水,这个工作我是信手拈来,农忙的时候,父母都在地里忙活,我就在家里烧火做饭,用自己做的饭菜迎接一身劳累的父母,已经好多年了。

    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饭食,鸡、鱼、肉、菜,而最向往的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包裹的粽子。不多久,母亲端上了桌,原本的浓绿色变成了褐绿色,包裹不住的芦苇叶和糯米的香气四溢出来,弥漫了好大一片……

    “嘟、嘟、嘟”,手机又响了几声,我忽然回过神来,拿起手机,又看到了朋友的问候,边看着边走出卫生间。

    这时母亲打来了电话,告诉我包好了粽子,问我回不回家……

    晚饭桌上,依然菜肴丰盛,这时,母亲端上了热气腾腾的粽子,还是熟悉的样子和香气弥漫,只不过好像缺失点了什么。九岁的女儿拿起一个给父亲,又拿起一个给母亲,我也拿起一个放在旁边的空位上,给奶奶……

    端起酒杯:“爸、妈,又是端午节了,您们要保重身体……”

    端午节,那年有,今年有,年年都有,没有的却是一年又一年的,随着时间的碾压和驱赶,慢慢消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年的端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gi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