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一句谚语:
“好看的鲜花都是用冷水浇灌出来的。”
刘媛媛便是这冷水浇灌出来鲜花。她著作的《精准努力》,是她人生路上逆袭的方法总结论。
故事内容小到她从“学渣”到考上北大的“学霸”,大到她0基础创业,成为身价上亿的90后CEO。
本书,就是她从农村到城市,一路走来的见证。
刘媛媛说:
“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如果生活让你感到很无奈,不妨就读一读刘媛媛的《精准努力》。

01、认清自己,找到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1991年,刘媛媛出生在河北邯郸市的一个小村庄里,一家五口只有几亩薄田,吃饭都是个大问题。
尽管生活难熬,父母还是把她送进了城里的高中,全年级210人,她在180名。
她偷偷地在日记本上写下:“这里的人都太厉害了,到底怎么样才能脱颖而出,考上北大?”
同桌笑她:“要啥没啥,心气还大。”
然而,她没有管别人说了什么,只管自己努力,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正如她在书中写道:
其实努力不辛苦,真正的辛苦是无望的坚持。

刘媛媛每天是宿舍起最早的,也是宿舍睡最晚的,早上背英语单词,晚上打着手电筒刷错题。
当把每一道错题都做会了之后,分数也提高得差不多了,成绩进入了平台期。
这时候,她再去找朋友交流学习方法,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到了高考那一年,高考分数出来后,刘媛媛无缘北大,进入了一所211大学学习。
直到她22岁进入社会后辞职考研,才圆了自己的北大梦,成了北大法学专业的一员。
刘媛媛说:
“人永远找不到一个自己根本没有在找的东西。”
如果没有目标,总是不清不楚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那么到最后可能什么都做不成。
你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才能根据自身情况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
认清自己,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

02、运用技巧,使命运的天平向你倾斜
在考上北大那一年,刘媛媛偶然发现了《超级演说家》这个节目。
两百万的奖金令她心动不已,她也想挑战一下自己未知的领域。
于是,在没有任何语言天赋和演讲比赛经验的情况下,她报名了2014年第二季超级演说家。
比赛结果令人意外,在总决赛现场,她以一场“寒门贵子”的演说燃爆现场,勇夺全国总冠军。

从比赛开始到结束,她仅仅花了3个月的时间。
那么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刘媛媛说:
“只要你掌握一些技巧,持续不断地努力,命运的天平就会向你倾斜。”
她先是花了很多天看了几百个演讲者的视频,研究语气、肢体动作、表达。然后又翻看了20多本演说技巧书籍,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枝叶根果”演讲法。最后,就是日以继夜的练习。
曾经有一句话说:
要想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首先得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
成功也是如此。
研究明白了成功的前因后果,就会明白,成功也就那么一回事。
重要的是方法。

03、运用超强的执行力,不断跳出舒适圈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世上本多风雨,最可怕的是自己本身就是风雨的一部分,自己就是成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而刘媛媛就是坚持要把自己绊脚石拿掉的人。
那时的她,已经是北大高材生,又是《超级演说家》的冠军,找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是她非要选择一条最艰难的路:自己创业当老板。
她找朋友帮忙贷款300万,注册公司,租写字楼,为了省钱就自己拧螺丝组装桌子,一天抖音直播数小时。

她说,那时候下班回家走在路上,总觉得人这一辈子怎么那么长,怎么熬都熬不完,她不怕苦,就怕自己死于一事无成。
所以,宁愿毫无依靠,单枪匹马地撞得头破血流,也要拼出一条血路。
如今,30岁的刘媛媛,已经实现了上亿身家,成为了一名闪闪发光的人物。
人总是因为害怕,所以变得安全。
一直待在舒适圈,犹如温水煮青蛙,等发现要改变的时候,已经跳不出煮开了的锅。
只有趁着周围的水还是冷的时候,强迫自己跳出去,去看看外面机会与风险并存的世界。

04、写在最后
莫泊桑有一句话:
“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们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就让我们试着去认清自己,找到真正想去做的事。
让我们试着去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成功法则,并为之所用。
让我们去做那只敢于跳出自家池塘的小青蛙,去看外面的大大世界。

随着日子往前走,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好。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