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社会热点心理
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公众,离丧命也不远了

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公众,离丧命也不远了

作者: 偲炎 | 来源:发表于2017-06-24 23:00 被阅读1668次

    由《城市之光》想到的关于道德、法律,从众、群体极化、网络暴力。

    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公众,离丧命也不远了。——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你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01.道德和法律的交锋

    一个因错判案件臭名昭著的法官,如果把决定权交在你的手中,你会让他死么?

    城市之光的设计十分巧妙而哗众取宠,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引起众人的投票。当大家的投票超过一万之后,膨,自动爆炸。当然,网上的投票很快超过了一万,自然,法官死了。

    每个人都是凶手。

    《心理罪》中城市之光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暗黑者》,都是以惩戒犯罪的名义进行的谋杀,死法都是按照他生前犯下的罪行,颇有些一报还一报的意味。

    在看《暗黑者》时,不仅是剧中无奈地保护即将要被‘行刑者’的警察,还有置身事外的我都有这样的疑惑,杀死哪些无法被法律惩罚的人,或者是法律不能给出合适惩罚的人,是正义的城市之光,还是披着正义外衣的穷凶极恶之徒?

    又或者说,现有的法律能是否和大多数人心中的道德相匹配,是否需要这个暗夜里的刽子手?

    劫富济贫,惩恶扬善常常出现于武侠小说中,那些人物也常常是被人称道的侠者形象。而,当今社会,需要法律之外的行刑者吗?

    这其实是道德和法律的一个交锋,《暗黑者》中的darker杀了猥亵幼女的校长,用儿童做实验赚取暴利的儿童医生,《心理罪》中的城市之光杀了逼死学生的老师,如果按照正常的法律判处,可能很难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刑法。

    或者说,你心中的满意的界限在哪呢?

    你有没有发现道德这件事的致命缺陷?每个人心中的道德界限都是不一样的,而法律在一定程度上是公知道德的量化反映。

    所以,除了法律没有人可以对罪行宣判。

    所以,那些惩恶扬善的所谓侠者也不过是精密谋划的杀人犯而已。

    《心理罪》和《暗黑者》的一个不同,是他对犯罪对象的分析,凶徒仍然是凶徒,不过他不再是一个冷冷的罪行,而是有他的人生故事,他的童年,他的经历,他的无奈和躁狂,还有,他的病症。他好像从一个刻板的带着面具的人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故事开始鲜活具体起来。我们开始了解他的过去、现在,了解他形成这样心理的原因。

    在城市之光的故事中,他注册了一个id——城市之光。

    你看,他觉得自己是光,他惩戒的都是罪有应得人,城市有了他更加的和谐了,人们在为恶时会有所忌惮,因为他在为正义执法啊。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角色认同,他精密设计的谋杀带来的快感和被群众称为“大侠”都强化了他的行为。

    而追究这一行为的动力,究竟是为了维护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还是他心中的道德感?还是,为了满足自己杀戮带来的快感?

    在一次次的杀戮中,他获得了一种对于自己和别人人生的掌控感。

    02.网络时代的另外一种暴力

    在直播投票杀死法官的情节中,票数长的飞快,究其原因,在网络去个体化的状况下,投票者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投票杀死的是一个昏庸的法官,我这么做,是公平的,正义的。处于这样群体和网络环境中,群体的效应让个体解开了自己身上的那道枷锁,在那种情况下不投票,也是不合理的啊。

    所以,我投出把他杀死的一票是多么正义凛然的决定。

    突然想到了被投票杀死的苏格拉底,那样看似荒唐的事件隐含着人性的特点。

    我们所做的决定,有时并非发自本心,特别在群体之中时,常常被群体的意愿裹挟。

    这种现象最常见的莫过于微博,去年的“辱母案”,以及各种的XXX滚出娱乐圈。我们的思想被微博中的言论影响尤其那些点赞多的热门评论。

    看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言论自由,都有话语权,然而限制无往不在,真正的话语权仍然在大V、在政府、在你看不见的公关营销公司。

    我们的思想被操控着。

    我们永远无法察觉所有的真相,只能不断逼近最真实的情景。法律中的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之争,我赞同程序正义,没有了合理合法有效的程序,结果又谈何正义呢?

    03 .从众是我们无法避免的认知方式

    我们的想法太容易改变了,别人都觉得好,那可能是我错了吧;别人用的都好的产品,应该不错吧。

    在认知事物的时候,我们往往愿意从众,愿意相信“群众的眼光”,大家都觉得对,那肯定错不了。

    所以,淘宝卖家有一部分的资金用来刷好评,这应该是淘宝领域公开的秘密了。他们太懂一个好的评价对于一个产品来说的重要性了,一个坏的具有煽动性的评价甚至会摧毁这个店的声誉。我们都希望把最好的展示给别人看。

    不要相信眼睛看到的东西,那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而你的能力决定你能看到什么。

    对于微商和微信公众号,我时常保持警惕,因为他们都筛选了最适合自己的信息加以展示,也就是说,你看的并不是事情的全貌,而且别人进行修饰的产物。往往在公众号的留言中,运营者挑选符合他规则的留言,底下评论一片祥和之气,好像一切都是“他”所说的那样。

    那不过是运营者建构的一个世界罢了,你看到的只是一部分而已。

    正如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朋友圈一样,我们常常认为我们看到的已经是整个世界,可是,是吗?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一个清醒的独立思考的头脑是多么重要。

    所以,你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不同的截取不同的报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公众,离丧命也不远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hl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