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名叫拉斯科利尼科夫的大学生,谋杀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同时他不得已地砍杀了老太婆的妹妹。谋杀案背后是什么?他犯罪的唯一理论是:“凡人”只能任人所为,不能逾越道德规范;“非凡的人”可以为所欲为,不受任何规范约束。所以,拉斯科利尼科夫认为他就是“非凡的人”,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可以杀人。这一荒唐、疯狂的理论和丑恶、凶残的人性表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罪与罚》中。
拉斯科利尼科夫生活在十九世纪中叶,俄国旧的经济、政治、道德基础崩溃和新的、资产阶级关系迅猛发展时期,反映到彼得堡城市,其社会的冲突和人物性格都带有时代的特征。拉斯科利尼科夫是一个贫穷阶层的代表,大学期间因贫困不得不辍学,这是他犯罪的背景。她的妹妹为了帮助他不得不违心嫁给她所厌恶的卢仁。拉斯科利尼科夫不愿意妹妹为他做出牺牲,这是他犯罪的人际关系。表面上,拉斯科利尼科夫说,“我决定,拿到老太婆的钱,供我最初几年使用,不再折磨母亲,在大学里用这些钱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大学毕业以后作为实现初步计划的经费——广泛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一切,为自己创造一个全新的前程,走上一条独立自主的新路。”实际上,正如探案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解释犯罪的共性:人类从原始状态走向文明后,在其发展过程中,欲望是人类的共性,并非所有人可以控制自身非道德的欲望。一旦欲望膨胀,有些人会被私欲所吞噬,道德底线即会丧失,罪恶就会发生。可以说,这一规律性就是犯罪的动机。拉斯科利尼科夫犯罪的真正动机是欲望的膨胀,用他的话说:“谁的精神刚强、坚韧,谁的智慧超群出众,谁就是他们的统治者!在他们当中,谁敢作敢为,他就是对的。谁能蔑视许多事情,谁就是他们当中的立法者,谁最敢作敢为,谁就最正确!”“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却希望敢于这样做,于是就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这就是全部原因!”拉斯科利尼科夫一旦欲望膨胀,就会被私欲所吞噬,道德底线即会丧失,罪恶就会发生。
拉斯科利尼科夫杀人后,他受尽了内心斗争的折磨,在同一贫穷阶层的、他心爱的女人索尼娅的感化下,终于投案自首,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犯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和求生的出路,在弱肉强食为基础的社会,个人主义的反抗必然导致精神和肉体的毁灭。
《罪与罚》是获得世界声誉的名著,这本书问世近二百年,今天仍然值得一读。我们应该清醒,人性是复杂的。但是,人之初,性本善,首先应该感谢生命的善良,在生命的过程中,认真去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