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惊涛骇浪,心是定海神针”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王阳明你可能听过,中华民族历史上下五千年,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
曾国藩曾感慨:“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还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泽东。
《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有善有恶意之动,
//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知善知恶是良知,
// 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
为善去恶是格物。
// 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根据“四句教法”,“良知”是“知善知恶”,“致良知”是“为善去恶”。这里,不得不说阳明心学体系三大领域: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
人的一生实际上都是“双体人”的时空延续,一个是有形的人,一个是无形的人。一个是装载壳体,一个是装载内容,人应双体同修,既要修“身”体,又要修“心”体。双修兼备,和愉宁静,方能淳厚长久。
真相却是,人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佛不渡人,唯人自渡”。除非我们将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否则我们的人生将永远处在虚妄和悲哀之中。
“ 理”是什么?理就是“道”,是宇宙的最高范畴,人本身与天道是浑然一体的,因此心就是宇宙最高的道。“ 心即理 ”的意思就是理就在心中。 人自身的本质与天道是一致的,心就是天道在人这个层面的体现,天和人道的一致性就是天人合一,只要人能够开显本心,让最高之理以原来的状态显现出来,人道的价值就是天道在人这里的显现。“心即理”揭示的是人道和天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心是宇宙之道在人本心的存在状态,两者是一致的,天人合一。
“心即理”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所面临的一切的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思想、意识”。由于每个人的“心”不一样,所以各人有各人的“理”。
“心即理”只是阳明先生揭示的一个普遍规律,为人类更好的生存指明了一个方向,指明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一个问题,要从“心”上下工夫。
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正是企业家所需要的。
心学仅是一个功夫,知与行不可分作两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创业过程中,创业者不仅要抬头看天,还要埋头行路,反复验证。唯有如此,创业者才有可能将创业路上遇到各种风险的概率降到最低。
自己是谁,现在在哪,应该到那里去,人的发展具有无限的空间,天人合一,无穷无尽。任何妄自菲薄,怨天尤人的观点都是没有根据的,任何萎靡不振,无所作为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知行合一”的“知”,在阳明的论述之中,至少包含四个层面的基本意思:感知、知觉、知识、良知;“行”则涉及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内行(思想、情感、意识之流行)与外行(外向体现的身体行动)。
“知行合一”实际上是人的现实生存的真实状态,而若“知”“行”分离,不能合一,那么实际上是被“私意”“私欲”所间隔的结果,从而丧失了“知”“行”的本体。“知”“行”之所以在过程性上是相互统一的,因为它们原是同一过程所呈现出来的两个面相。
致良知
致力于保持良好的感知,才能够敏锐的感觉到事物的本质、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意识加工了许许多多的感知信息后,得出的认知模型,这个模型接收到外界的各种信息,经过处理,得出这种信息是善是恶。
指向我们内心的最深处,企业家一定要行得正走得端,才能打造持久而有序的品牌,而这需要靠良知指引。凭借良知能够忘患难、出生死 “致良知”—做事要选对方向,创造真正的价值与福祉,有使命感。
“致良知”的过程,既是现实的生存过程,是生活世界的建构过程,也是价值世界与意义世界的建构过程;既是尽人道的过程,也是达天道的过程。“良知即天道”,所以“致良知”的现实意义,就是要将天道本身的大中至正、永恒的普遍正义实现于天下。
为善去恶是格物。善事是对于自己有利的,恶事是对于自己有害的,所以要多做那些对自己有好处的善事,不做那些对自己有害的恶事。在心学中,【物】不是指物质,而是指事物。这就是【格物】要把眼光放长远,重视长期利益,不要贪图短期享受 —【需在事上磨练】,意思是需要磨练个几年才能真正成才。
人的存在必不可能是单向的,而是多维度关联的。他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既是后天的,又是先天的;既是形而下的,又是形而上的—这才是人的生命状态的本相。了解良知的本相是如此,在现实的生存过程中把这一本原良知表达于、体现于实际的生活境域,即是“致良知”,所以说“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