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阿姨每隔一周都会跟丈夫去另一座城市看望他们唯一的女儿。女儿在不远的城市结婚生子,小外孙女机灵乖巧,惹得两位姥姥姥爷常常按捺不住去看望的心。
阿姨每次走之前,都会跟我说他们多久多久没见见女儿和外孙了,每次回来后,又像是孩子一样叽叽喳喳地跟我聊小外孙的趣事,真的是返老还童的可爱人!
看着她,看着她的生活,我总会设想,有那么一日。
有那么一日,我的父母坐客车前来看我,我去车站前等着他们。在他们出站的时候热情地迎上去,左右拥住他们的肩,不停地问:“累吗?饿吗?渴吗?”然后在一片无厘头的寒暄里带着他们去新发现的馆子,也许是日式料理,也许是韩国菜,搞不好还是印度菜。我不管他们爱不爱吃,我都会点一些他们没尝过的,因为想跟他们分享我看到的世界,然后再点一些他们能接受的食物,因为不能饿坏了他们。
酒足饭饱后,我带着他们去欣赏这座城市里我最爱的夜景。波光粼粼的湖面吹来湿润的暖风,暖化了我们仨彼此思念的心。我指着远方通体明亮的桥,告诉他们这座桥是多么的重要,他们认真地听着我的解说,仔细地记在脑子里,因为回去后,他们会跟亲朋好友重述我带他们看过的桥,深信不疑地告诉所有人:女儿说的都是真的。
我们散着步前往我的住所,他们带了三个大小不一的包,因为妈妈说想看看女儿生活的城市,所以不同意坐车。好在住所不远,我执意拎着两个大包,爸爸拎着小包,妈妈挽着我的手臂,我们仨人走着聊着。一路上,妈妈关心我生活的全部,避而不谈的就是婚姻问题,爸爸妈妈知道,这是缘分的事,多谈无益。
我认真地把自己的生活内容告诉了爸爸妈妈,从周一的起床到周日晚上睡下,从我的工作内容到我的私生活范围,从我的同事到的朋友。能说的我都告诉了,因为我知道他们并不是关心我都干了些什么,而是企图在这些琐事中探究我是否活得快乐。这个答案,他们不能直接问,也知道问不出他们可以信赖的真心话,所以只能追问我生活的点滴。
我的住所很小,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单身公寓。进入家里,爸爸妈妈在沙发上歇息,我忙前忙后给他们洗水果、倒水,他们怡然自得地看着我忙碌,脸上是掩不住的幸福笑容。他们如此,是因为这是我们说好的约定:回老家,他们为我忙前忙后;到了我的小窝,我为他们忙前忙后,都不许乱了规矩,随意插手。在我的小窝,我把他们当孩子,细心地照顾,尽到我平时不能做到的孝道。
我在我的主卧里展开钢丝单人床,铺上被褥。爸妈睡我的床,我睡小床。铺完床,我待爸妈歇息够了,安排他们一一洗澡,然后三个洗漱完毕的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兀长的肥皂剧,聊着故乡的家长里短。例如某某家女儿出嫁了,某某家又生了娃,某某家孩子考上了大学。我们闲聊着,内容没有太多营养,我们也不曾用心记着,只是贪婪地享受着此刻的时光。你一句、我一句,争着说,抢着说,就怕没得聊了,就怕该上床睡觉了,因为这样,相处的这一天就过去了。
睡觉的时候已是下半夜,好在明天不上班,爸妈也就没有顾虑地硬拉着我聊天。熄灯后,三个人还是没有太深的睡意,又扯出了新的话题:未来。
这次是爸爸开口的,语气很严肃:“你怎么想的?”
沉默了片刻,我镇定地开口:“你们是了解我的,我的人生,我想自己活,活出价值,活个明白。”
“那你对未来有清楚的规划吗?”父亲在黑暗中再次开口。
“有的。”我的语气很坚定。
“好,那睡觉吧。”
在爸爸的结束语中,三个人不再说话,我思量着,思量着我笃定的人生,也渐渐睡去。
第二天,爸爸妈妈变成了这座城市的观光客,我是最合适的导游,带着他们穿行在繁华的街道里,沉醉在悠久的文化里,陶醉在五彩的霓虹灯里。用一天的时间去了解这个城市,太匆忙了;用一天的时间去相守,太短暂了;用一天的时间去欢笑,太珍贵了。
第三天,爸爸妈妈决定在凌晨返乡,因为有不得不离开的理由。我把爸妈给我带东西来的两个大包悄悄塞满,只在凌晨即将出门的时候才拎出来,他们看着包很是疑惑:“那包里都是给你带的!”
“已经变成给你们带的了!”我俏皮地说。
“什么时候给我们买东西了?”妈妈很惊讶,因为我们一直形影不离的,根本没有买东西的空档时间。其实她不知道,东西是在他们来之前就在家里备好的,只要在他们洗澡的时候偷偷装进去就行了。不过,这个秘密,我一直卖着关子,因为想着神秘的事情会让生活多一些回味。
清冷的早上,清冷的候车厅,我跟爸爸妈妈潇洒地挥手再见,笑着看他们慢吞吞地走入检票口,踏上客车。离别本是伤感的,潇洒是我想让他们安心的方式。车子走了,我还没有走,站在原地。
有那么一日,我将在这个入口处牵起另个人的手,坐同一辆客车回去看我的爸爸妈妈。
有那么一日,我在这座城市找到了最好的自己,最好的生活,最满足的人生。
有那么一日,我可以坦然地面对故乡和这座城市之间的距离,自信坚定地走在串流的人群里。
有那么一日,我把生活过成一个最优的选择,在选择面前,我可以坦然地选择任意一条路,因为每一条路都能通往我和爸爸妈妈都期待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