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偶遇一个鸟窝,第一次近距离观看鸟窝,我惊讶于它的形状,草窠呈半圆形,标准得有如圆规“呲溜”划出来的,窠底由柔软的细枝条和棉花织成,结实温暖。我用眼神抚慰着小窝,仿佛看见鸟儿每日展翅筑巢的辛劳。不论是天性还是需求,它们都给自己建了一个妥妥的安乐窝,繁衍下一代。
我蹲下来仔细端详着它,它可以安全地容纳五六只幼鸟,令我情不自禁地想到黄昏时分雏鸟张着小嘴等待母鸟哺育的温馨情景,随着小鸟儿逐渐长成,纷纷被鸟妈妈啄出温暖的鸟巢,一只只飞向远方,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小窝失重被风吹落了。
我正欣赏鸟妈妈的用心和巧嘴,却听到对面楼里清晰的吼叫声,分明是中气十足的男声,随之而来的就是哭泣声和哀求声……我惊诧地起身张望,看见一位保安走过来皱着眉叹息一声:这家每天如此,一到这个点就“开战”。听他三言两语已经明了,这个家庭“战斗”的双方是父母和孩子。这家的孩子每天清晨才回来,回来就是找父母要钱,若要不到钱不是摔碗砸盆就是向两位无助的老人怒吼一通后吃饱睡大觉,既不愿意出去工作也不关心老人的生活,都三十好几了就指望两老的退休金……我在男子愤怒的声音里匆匆离开,我更无法忍受那位母亲哀怨的哭声。
小鸟长出了翅膀,按照天性立刻被母鸟啄出鸟巢,任其在风雨里飞翔,小鸟也会毫不迟疑地挥别母鸟远去,这是天性,更是自然本能。可是连鸟儿都懂得的道理为何到了人类这儿,居然就行不通了?违背天性必定难以为继,会有矛盾和争执。
可是逐渐地,我发现有的家庭彼此之间居然有你情我愿的情况存在,父母离不开子女,子女也无法与父母分离,长期纠缠在一起;有的是子女从小没有被教育独立,无论从人格还是经济上都无法担当,只能长期寄养在父母身边,包括灵魂。
我的一位女友去年因为不堪忍受丈夫和婆婆粘腻的关系而离婚。她的丈夫情愿和自己的父母蜗居在老房子里,就是不愿意和妻子带着孩子住到新房子里面,母亲更是一提到儿子要离开自己就大哭大闹。女友怎么劝说都无法使丈夫离开他的母亲。这位丈夫的理由非常充分,作为晚辈得赡养和孝顺老人。我的女友面对丈夫的理由,终于死心了,她清楚地明白他的丈夫是不愿意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她说她悲哀地发现她的丈夫就是一个“巨婴”,他只有和母亲绑在一起才有安全感。
我也悲哀地发现这些家庭丧失天性的同时也令孩子丧失了自我,同时祸害了本属于自己的家。
当小鸟起飞时,这些家庭的父母在做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