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讲
投行三百年简史10
在这场次贷的狂欢中,成立于1923年的华尔街投行贝尔斯登格外引人注目。
和高盛,摩根斯坦利注重学历血统的传统不一样,贝尔斯登奉行的是一种叫做PSD的文化。P是指贫穷,S指聪明,D指有强烈的赚钱欲望。基于这样的企业文化贝尔斯登在次贷抵押贷款的承销,以次贷相关衍生品的对冲交易中格外激进,在住房抵押贷款的复杂信用衍生产品上,基金经理人频繁的使用几十倍超高杠杆率以获得更高收益。
2004年上半年开始,世界原油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涨,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徒增,美联储第17次上调利率,抵押贷款的成本不断攀升,然而市场仍沉浸在自大萧条以来美国房产从不下跌的美梦中不愿醒来。
越来越大泡沫终于破灭,2006年夏天房产价格突然回落,一切都改变了。次贷的房主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债务违约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大量基于次贷的信用产品和衍生产品忽然丧失了流动性,400多家经营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倒闭,信用机构调低债券评级,多米诺骨牌式的崩溃开始了。
为了挽回损失,贝尔斯登旗下的对冲基金提高了自己的杠杆率,然而市场持续的下跌使得贝尔斯登的努力化为了灰烬。到2007年6月,贝尔斯登这个全球数万亿美金衍生产品合约交易的对手已经深陷巨额亏损不能自拔。到了2008年3月的时候,贝尔斯登的流动性问题已经病入膏肓。最后丧失谈判筹码的贝尔斯登被迫接受摩根大通2美元一股的报价,一个多月前这个价格是93美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