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丽良人
余生很短,为爱而活
又到了暑期,大学生暑期实践的帷幕已经拉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支教,好多人积极加入实践大军,我当然也不例外。
上高中的时候,总说在大学里一定要去支教,那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要回到家乡,即使家乡也很贫穷,教育依然落后。可我还是想去比家乡更加贫困的地方,因为我知道,比我们困难的地方比比皆是。
来源于网络我们满腔热血,光芒万丈,青春有活力。我们希望去义务支教,一方面奉献自己的爱心,尽我们所能帮助那些不幸的孩子;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实践锻炼自己,体验生活。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农村孩子的苦对于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人来说,那只是一种苦,只能言传而不可意会。以为下田插一回秧苗就体验到种田的辛苦?以为去野外做一顿饭就懂得了早当家的不易?
我们觉得实践是难忘的经历,难忘到底的风土人情,难忘的是我们触手可及的幸福是当地人的奢望。一些含着金勺子长大的人仿佛去旅游了一番,回来嫌弃住的不好,吃的东西难以下咽;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只是回到本土罢了,一切如旧。
可是我们的到访对于山区孩子们来说可是真正的难忘啊!我们就像为他们打开了看向外界的新窗口,一切事物都是如此的新鲜有趣。但是这种新鲜感只有十几天的保质期,我们的故事很长久,讲故事的我们却要远去。
孩子们以为我们可以陪伴他们很久,把我们写在日记里,画在图画里。谁知,我们还没有记清楚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就要离开。
我们以助贫的名义走进大山,以献爱心的名义走进孩子们的生活。短短的十几天,知识如倒水般被我们相继输出,可是孩子们怎会那么快就接收呢?
我们是多么的自私啊!是我们打扰了孩子们原本平静的生活,扰乱了属于他们的学习计划,打破了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却得不到一点点的改变。他们也许会责怪自己的出生,会觉得命运是如此不公平,也许他们会在把陪伴他们多年的老师与新来的“老师”作对比后产生负面情绪,觉得原来的老师很无趣甚至无能。
孩子们想走出大山,这是我们大家都希望的,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代又一代的园丁教导我们的。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依靠知识走出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我们简简单单的几句充满鼓励的话远不及“种田赚钱”来的实在,贫困的教育资源以及少小不努力,到了十三四岁的年纪,连他们自己都开始信奉“读书无用论”,最终,辛辛苦苦一辈子选择劳苦,走向巅峰的人寥寥无几。
图片来源于网络刚刚入校后不久参加学校的表彰大会,我看到曾经支教的学长学姐站在领奖台上,笑容灿烂如花一般,他们乐此不疲的分享着实践是如何的开拓视野、如何的锻炼自己。可是,在我们离开后,有没有人想起过那些善良的孩子们,是靠手机里那几十张淳朴的照片,还是看见了躺在某个角落里孩子送给你的手工作业?
我记得一位长期从事实践的学长说过一句话:“当你离开的时候,不要做出任何承诺,更不要留下联系方式,请断了孩子们对你的念想”,事实的确如此,我们既然做不到给孩子们永远的美好,就不要给他们留下念想,也许,很多人走了,就再也不回去了。
如果爱,请深爱。支教,去就去个三五年或更长久,去扎根黄土大地,去扎根于孩子们心底。
一两个月的实践,不适合山区孩子们,他们太善良、太淳朴,再也经不起我们这一份“别有用心”的关爱。
笑脸毕竟命运本就不公,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我们要到达的终点,却只是那些出生罗马人的起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