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我拆解的教养迷思,讲给你听】

【我拆解的教养迷思,讲给你听】

作者: 顺之学堂 | 来源:发表于2019-02-21 18:15 被阅读15次

写在前面:

前两天,遇见一个做培训的人说:孩子没有读书还好,只要一进学校,家长间一聊天,听别人家的孩子几个月大就在学什么什么了,家长们就开始各种焦虑了呀,所以,各种培训班的生意火爆的不行,正好是戳中了广大家长们的痛点。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大多的中国父母是焦虑的,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我们这一代人或者父辈的人本就没有什么安全感,所以,面对我们的后代,自然就会担心、焦虑。

好在,当父母们谈到:希望孩子以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很少有人会说:我希望他将来就是要进名校、赚大钱、当大官、很成功的,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孩子过的好,心理健康、过的快乐,能够做他自己。

但是,就这么看似简单的一些道理,真的一点也不简单。

image

1

在没有宝宝之前,我就很喜欢孩子,在学校工作,看到孩子们的状态,我会有思考、有担忧,但的确没有想过,关于我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看到已经为人母、跟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能够理解一个母亲为什么那么喜欢自己的孩子,但却不能完全体会到人家,在一个孩子到来后整个人所发生的具大改变。

比如说:一向注意自己形象的姑娘会在大庭广众下应付拉了一身粑粑的宝宝(前提是真找不到一个厕所的情况下),一脸淡定;愉快的聊天,10次10次都会从任何话题扯到自家娃的身上,关键是一提到那孩子,话匣子就关不住;想不通为什么那个一向睡觉连雷都打不动的人可以一点动静就像神经病一样从床上弹起来;

直到我自己有了宝宝,我全都明白了!

怀孕初期我跟大家一样,经历了孕吐、吃不下东西、犯困但又难受睡不着等各种折腾;经历各种孕期检查、以及每个孕阶段身体出现的不适,包括身体的、心理的变化。

1513067236.jpg
                          (图:挺着大肚子和小朋友们一起画画)

好在整个孕期,我的心态都很好。

先生几乎不在我身边,没有老公的照顾和陪伴,但是每天我都有事情做。

我去闺蜜画室跟她学画画,我经常去树林里听一个老爷爷吹口琴,我有时候练练琵琶,弹弹钢琴,看书,实在无聊,也有音乐陪伴我。

也很幸福和感恩,有家人、朋友的关心照顾。

所以,好的心态,也让我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的这整个过程很顺利,宝宝很健康,对我来说,就是中了大奖,已然是很幸运很幸福的事情了。

当然,有了孩子之后,生活也就发生了大变样,新手妈妈新手爸爸,从学习怎么抱孩子、怎么换尿不湿开始,一步一步到现在,那个软软的、肉肉的小婴儿可以到处跑、到处跳,到现在,跟我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无阻碍,对我来说:就是天、地一样大的事情啊!我对“生命”便多了一个层次的理解!

2

所有见过我家小宝的人,都说她被养的很好,其实做妈妈的人都知道,孩子长大好像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这个过程远远不是就当下呈现出的一个结果或大家看到一个孩子表现出的某一状态那么回事儿,只有自己清楚,孩子是怎么长大的。

就拿我来说,每天除了孩子睡觉的时间,我才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24小时对我来说,跑的太快,我从来没有像有了孩子之后那么珍惜过时间,然后,特别累的时候就让爸妈帮我带,我给自己放个假,所以我几乎算是全年无休的。

我看着这个肉肉的娃突然给别的小朋友介绍说:这是我的妈妈!哎呦,心里暖暖的啊,不得不承认,她真的长得太快了。

看着她一天天长大,我开始思考:希望她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希望她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象20年后她的样子,才发现书上写的好像都用不上。

[图片上传中...(1533871723.jpg-3ee2ad-1550743951344-0)]

妈妈这个职业一定是全能选手,从育儿问题到食品安全到医学知识,不说全部精通,但也差不多要知其所以然才是,后来发现,就算看了很多的书,知道了很多的教育理念,完全照书养孩子还是懵的。

直到我开始向内关注自我成长,开始真正去思考整个教育问题和我们身处的大环境的时候。

所以,我对孩子也还是有一些期望的,不管是从妈妈的角度还是一个教育者的立场,深知孩子的成长需要成人的帮助才能得以健康的发展,所以,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总是好的。

3健康的身体

小时候,爸爸经常对我讲的一句话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那会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直到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哈哈,虽然也不是很大,但也明显的感受到了,身体跟小姑娘那会的状态有了差别。

就像今年大年30,感冒了直接就发烧、流鼻血,前前后后10多天才好,这对本不怎么生病的我来说,就算严重了,我第一次正儿八经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所以,想强调的是:有一个皮实的身体,就是自己的本钱,一来,不生病或者少生病,就减少了病痛对身体和心理的折磨,二来,不生病、少生病省下来的钱和不用去医院的时间可以干很多其他开心、有意义的事情,三来,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会拥有其他。

身体变差了,对我来说,原因有三:第一,挑食,本来身体长得就不强壮,第二、可能养娃的人都有体会,一年到头,睡不到几个整觉,如果还有工作干,睡的又很晚的话,常年缺觉,确实大伤元气。第三、缺少锻炼,我以为是因为自己没有时间,但后来细想,发现就是自己在锻炼身体这点上懒惰了,因为运动,其实在家就可以进行,所以,与其说没有时间,倒不如说是给自己找了借口,这点值得反思加上行动。

另,现在的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也让我觉得,一个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首先,我就希望孩子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

4健康的心理

我们身边优秀的孩子有很多,他们被光环笼罩着,可突然有一天就自杀了,周围人的反应更多的是震惊,觉得这不可能啊,但类似这样的新闻不胜枚举,就一例一例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也给广大家长和教育者们敲了警钟。

那为什么这些看着很“正常‘的孩子却做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追溯原因,发现这些看似“正常”的孩子,没有一个是“正常”的。

之前看过一个报道,16%的中国学生考虑过自杀,自杀是中国第五大死因,每年自杀人数近30万,5~24岁自杀人数每年竟高达15万人以上,除自杀成功者,每年还有约240万自杀未遂者。

这部分孩子不管出生在家境殷实还是贫寒的家庭,自杀的原因都大同小异,直接原因看起来都很简单,比如说:被父母或老师批评、被没收手机、被同学孤立、不想考试等,实则,孩子选择自杀背后的原因是:受不了挫折、抗压能力太差、缺乏关爱、内心自卑、性格抑郁等,那么,为什么这些孩子会这样?

写到这,我们似乎能看到问题的根源,好像就找到了解决办法,比如说: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亲子关系的建立,给孩子挫折教育、生命和死亡教育等。

那除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其实跟大的社会环境也有关系,我们每一个父母是不是都该去思考背后的原因。

所以,比起生命,孩子考的成绩分数和外在的光环、面子真没那么重要。

于我而言,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阳光乐观的心态比什么都强。

因此,我更愿意带孩子去体验,从多维度去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然;认识小朋友、小动物;认识小花小草以及各种事、物、人的行为、现象,去体验酸甜苦辣的真实生活。

让她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多样,看到世界的广博,从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一个人,也只有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才会应对学习和工作的诸多不顺和烦闷,才能在人生路上遇到艰难险阻时,依然淡定、坚定和充满力量和希望。

这样做,有益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所以,我的宝宝快三岁了,从来没有学过认字、数数,连怎么握笔都不知道,因为我从来不教那些,什么班也没有报,可我一点也不焦虑啊,我希望她可以自由发展,不超前学任何东西,到了学龄时,最好能接受到这样多元、自由的学校教育,所以,她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如何像现阶段健康的发展下去才是我要考虑的,其他的,再厚积薄发吧!

1775944417.jpg

5健全的人格

一个人真能拥有健全的人格,难。但要以它为方向去做。

那,什么是人格?

从心理学层面讲:简单地说,人格就是“个性”,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与众不同和特点,包括气质、性格、自我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且相对稳定的个性。

那么,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儿的?我觉得:

首先,孩子要成为他自己。

不是成人想要的样子,而是她能做她自己。

在面对事情时,能有自己对事实的看法和理解,能自己做决定、做选择,能有自主的立场。

有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每个小孩天生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这是非常宝贵的,但能够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就很难得了!

自主自立、解决问题、处理麻烦、抗挫折的能力

孩子长大了,总得独自面对生活,但是生活往往充满了挑战,很多人过了一辈子都没有把人生搞明白,所以,当遇到事儿的时候,要能抗挫抗压,能独当一面、自立生存的能力必须要有。

良好的社会性能力、和适应能力

人是社会性动物,独居也是一种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可那毕竟是很多人年老才干的事情,年轻时,绝大多数人还是要跟这个社会、跟不同的人有联结的,这是人的社会属性。

再者,未来社会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生活是跟数字化、网络化、人工智能化紧密联系的,我们预料不了我们孩子未来生活的那个时代到底是什么样的?但就这样的发展趋势,我会觉得,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将越来越被需要。

那么,也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孩子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去应对一切变化。

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

无论人类存在与否,日出日落、四季轮回更替不变;花儿应时开放;小鸟婉转鸣啼,我们感叹:那一簇簇在野外顽强盛开的小花,不论风吹雨打,每年都如约而至。

这是自然规律,是人类无法改变的。

所以,敬畏自然,我们才会认识到自己只是属于自然中普通的一员,只有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客观变化,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摆正好自己的位置,不会得意忘形,也才不会见到美的、好的东西就去破坏、毁坏。

敬畏生命才会珍爱生命。

怎么去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我是这样做的:从小就带孩子去体验自然之美和感受自然变化开始,在这个过程里,她自己走路、爬山、看到小动物会说:“嘘”!看到晚霞、落日会停下来欣赏,看到小花闻一闻却不会摘下。

1670240556.jpg

有感受力

多少人没有感受力呢?感受不到爱也感受不到被爱,看不见美也感受不到美。

看到美好可能容易一些,但是当看到不好的能去改变它们,创造美好,就是更有价值的事情了。

一个没有感受力的人,生命是苍白的。

有自己热爱的事情

对给孩子报兴趣班,我一直坚持从兴趣入手,如果孩子真喜欢,那么在这条路上就坚持下去,而不是学着玩儿,不说就要学成专家、但也一定要专业,有个兴趣爱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且这个兴趣爱好真的是有质量的,是能为孩子的生命增添养料、给孩子的人生幸福增分的,那再辛苦也要鼓励她坚持下去。

而我要做的便是:去发现孩子的天赋、兴趣,然后给她全力支持。

6关于爱和教养的教育

关于爱

做一个有爱的人是什么样的?

首先要爱自己、然后学会去爱他人、爱世界,去爱自然、爱动物、爱植物。

“爱’这个话题有点大,可能跟我自己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我很善良,当然,我不是在强调这个好品质,只是觉得,人,活着,还是得有一个高尚的灵魂,有爱、利他、善良。

有爱的人才是有温度的,也是精神上的强者。这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都是有正能量的。而我们的世界,很需要更多有爱有正能量的人,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回到教育这个话题,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其实是心理的安全感,我们首先要有情感发展,才能够去感知美、感知爱,才会从爱自己到爱他人、爱世界,才会知道除了利己也要利他。

关于教养

小时候,我妈经常教我:家里来人了,要请客人进屋坐,要问候客人吃饭没有?要给他们倒水、夹菜要夹自己面前的,倒水不能壶嘴对着客人、且倒水要双手递上,别人说话不能敷衍、吃完饭,先离座的话,要说:我吃完了,你们慢用”、要讲信用等等,这些都一直影响着我,所以,这一点我自然就很看重。

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会让人打心底尊重。

观察现在社会上的人们,没有教养的人太多,国民的教养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可正在慢慢变得越来越差。

所以,不要低估关于“人文素质”的教育,从小事中去教会孩子做有教养的事。

最终,也希望,孩子在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能去思考和关心:关于世界、关于社会的问题,并能为之做点什么。

2117292370.jpg

7

通过许久的思考和观察,发现:学校应试教育做不了的那部分恰巧是一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力,这些能力不通过考试去体现,可却是一个人生活、工作中最需要的东西。

明白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所以,我说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我上面说的那个样子,也只是我希望的,要能按我希望的去实现,每一点都不简单,而且,最终,我不能为孩子的人生做决定、打包票。所以,教育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那么,我要做的:想要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是自己要成为那样的人,能做孩子的榜样;其次,人生的选择有很多,可能性也有很多,不给孩子设限;再次,是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最后,学校教育给不了孩子的那部分,那作为父母,就得明白,孩子的教育不能完全依赖学校,父母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

THE END

用“知识”、“分数”去看见孩子的人,可以培养出让人羡慕的“学霸”,但我希望我可以做一个用“心灵”去看孩子的妈妈和教育者,我一直在这条路上努力着。


往期精彩回顾

【推荐:我为什么要把这篇文章分享出来?】
从金融角度看如何培养孩子,成为那前20%

相关文章

  • 【我拆解的教养迷思,讲给你听】

    写在前面: 前两天,遇见一个做培训的人说:孩子没有读书还好,只要一进学校,家长间一聊天,听别人家的孩子几个月大就在...

  • 《何帆的读书俱乐部》笔记05家庭关系——W11教养的迷思——《教

    《何帆的读书俱乐部》笔记05家庭关系——W11教养的迷思——《教养的迷思》 一、摘抄总结 教养的迷思1:家庭环境对...

  • 听《教养的迷思》有感

    现在的书都是用听的了,除了孩子的书之外自己基本上很少好好地看书。听书适合我这种需要尽快理清作者思路主线,充分提高...

  • 迷思迷思——教养的迷思

    我最近陷入了深深的迷思。本来吧,孩子就教育的很失败,在佛系老母亲和狼妈虎妈理念上经常纠结,最近又读了《教养的迷思》...

  • 教养迷思

    观大熊猫,看教养迷思感受 今天带娃去科技馆,顺便看了一部关于熊猫的纪录片:大熊猫终将回到大山深处,从闪烁的镁光灯下...

  • 教养的迷思

    《教养的迷思》,这是何帆老师最近在读书俱乐部讲解的一本书,让我对“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前段时...

  • 教养的迷思

    何帆老师的这一期专门讲的是教养的话题,首先他提出:教养假设是错的,即家长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成长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不正...

  • 教养的迷思

    得到APP《何帆读书俱乐部》专栏前几周的书单中推荐了《教养的迷思》做为精读书。当时听到何帆老师介绍这本书的主要思想...

  • 教养的迷思

    我们不要期待改变自己的孩子。孩子跟父母也是朋友的关系。父母不可能赐予孩子在社会上的自尊和地位。你不能指望通过给予孩...

  • 教养的迷思

    关于孩子的教育,是每个父母都仔细思考的问题。但父母到底对孩子在多大的程度上有影响呢?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拆解的教养迷思,讲给你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yd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