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天阴,大暴雨哗啦啦啦的。
窝着读到一篇文章,谈及国内一个“宗族文化传统”特色鲜明的地区。读着读着,竟觉得和自身的成长体验有太多不谋而合之处。这些体验,离乡在外的日子里是感受不到的,回乡暂住的这段时间“身在此山中”,才格外浓烈地激起种种回忆、种种思虑。
于是想,这不仅仅是“地域差别”的问题,而是大时代潮流之下,多元价值观萌芽、林立,代际观念尖锐碰撞的问题。
原文精彩的几段,摘录在下面:
【故乡】 是个好地方,那里蕴涵了很深刻的历史文化,在小城里每一处。它的每一条小街小巷都像是这座城的血脉一样,它会跳动,但总是缓慢地。这是身为 【故乡人】 所为之骄傲也受益其中的一部分。
但世界上很多事情都这样,一面我们觉得自己因其受益,不免发现无形之中自己被捆绑其中。 【故乡】 的传统观念很强,这是无法改变的。每一个出生在那里的人,甚至只是在那里生活的人,都无法从那个地区的价值观抽身,它会从四面八方侵入你的生活。
但其实在我看来,大环境既无法改变,只能坚定自己的内心。虚心受教死不悔改,是我在面对旁人用 【故乡】的传统观念围困时的内心独白。我爱那座城,但我需要离开它,待我按自己的方式活好了,再回来那个地方,继续用我的方式爱它。
因为很喜欢这个地方,才忍不住直接说出这些。但别的方面喜欢得再多,也无法抵消作为女性在社交方面遇到那么多障碍束缚时的尴尬。
真希望未来会尽快发生些变化,年轻人能够因为受到更好的教育,尤其是通过“走出去”,而有更开阔的眼光(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我的确赞美过很多次当地保留得很完整生动的传统文化,但如果继承的代价是让人们沦陷于对女性的物化,对男性的唯升官发财是举,那我宁愿这文化彻底湮灭,一点也不可惜。
虽然【故乡】存在明显的性别不平等和传统婚恋导致的问题,但我并不认为这种模式延续至今是毫无道理的。甚至在历史上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恰恰是这样的模式才维持了这个文化圈中人的生活,让人们可以摆脱贫困,活得更自由、更安全。直到今天,也很可能有一些人仍然受益于此。
我无意于宣称某种活法才是对的,或者互相比较后说哪种更好。但我认为人应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应该允许多元的生活方式共存,即使他人的选择和自己的不同,也可以试着去理解去接受。而且永远应该给人改变的空间。
这世上的人有那么多种性格,人的际遇也有那么多不同,又怎么可能只有一种方式才是“圆满幸福”呢?
嗯。
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个人感受”越来越多地取代“传统”和“规矩”渗透到年轻世代的血液中。也因此在这个时代,“后浪”们的“乡愁”大抵如此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