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贤聪
时空观是一个很大、很抽像的概念,能读懂的人很少,很想尝试让大众也能读懂它,这也就是本文的出发点。
在日常低速的情况下,时间(t)与空间(x)是可以独立分开处理的,这就是经典物理学,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宏观及微观高速的情况下,时间与空间不可分开,是一个整体,这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理学。一般自然状态下不会出现超光速现象,一但科学实验或创造发明突破了光速,那超光速状态的时空,就肯定是一个科幻时代了。现代人可以与古代人共存,那就没什么生与死的概念了。
一、时间与空间
空间概念是人类最容易理解的,广袤太空中的繁星点点,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地球上的大气、山川、河流、动植物及人类,就运动生存在一个我们称做宇宙的"大合子"之中,这就是空间。日常生活中有房间、人间、阴阳间、水云间等等之说,空间概念大家都有,但一说到时间概念,大家就难免抽象了。
日常生活中大家把钟、表运动轨迹的记录叫时间、时刻,比如:上午八点就是一个时刻,上午八点到九点就是一个时间,这是对时间概念比较准确的理解,但认为钟表就是时间的观念是错误的,钟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而且只能记录一个周期(12小时)内流过的时间。
在经典物理学中对时间是这样理解的,从宇宙大爆炸开始,时间就向现代运动了一百多亿年了,从数学几何的角度看,时间就是一条有起点的射线。线上的每一个点是时刻,先后两时刻之间就是时间。线体由一条时间轴t与一条空间轴x描述,面体由一条t轴与二条空间轴(x、y)描述,立体由一条t轴与三条空间轴(x、y、z)描述。爱因斯坦引入了四维空间,霍金甚至引人了十二维空间,那也太抽象了。下面从经典物理的角度,看看时空是如何交融运动的。
从公式t=x/v看,时间t与空间x是交融的,它们在速度v的带动下,发生着魔幻般的变化。同样是一个小时,速度大的物体空间大(当然速度小的空间小)。同样是一千米里程空间,速度大的物体耗时少,更大速度的物体它们还可以度过同样的两个、三个、…空间。而速度更小的物体,在别人通过好几个一千米空间之后,还在第一个一千米空间中运动,当然耗废了大量时间。因此,就是在经典范围下,时间与空间也是因运动而紧密联系的。
二、人生与时间
因为时间不可逆转,所以从时间的角度看,人从时间轴的某一点出生开始,就在不断的告别过去,面向未来不断的成长,从幼年到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最后从时间轴的某一点离世,这就是人的一生。
从生与死的角度看,过去的时间就是死亡,现在的时刻人还存在,未来虽然不好预测会发生些什么,但是人是可以争取的,是可以设计的,是可以努力实现的。因此,未来才是真正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才是有希望的人生。一个总是回味过去,以过去的荣耀为本,过现实日子的人,其实他的人生已经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了,因为他已经自我"终结"了时间。
人不可能永远活着,要活一百岁谈何容易,总有离世的那一天。从公式t=x/v看,有效时间是可以延缓的。同样的空间距离,如果你人生的节奏速度快,你活着的一个小时可能就是一些人的一天或者一年。
曹冲虽然只活了几岁,但他运用《比较原理》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再往前一步就发现了《浮力定律》,成为东方的阿基米德。他短短几年的一生,确是别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人生都不可比拟的。
人说"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这话哲理深刻。从健康的角度看,科学的运动能给人带来健康,当然能延伸人的生理时间,但不一定长寿,因为人的死亡是受诸多因素影响,是完全偶然的。从运动与时间的关系讲,科学运动的人,在同样空间距离的情况下,有效时间变短,当然延长了生理时间或寿命。再说,人的衰老从腿开始,走不动了血液循环慢,就什么病都出来,器官也就跟着衰退了。因此,强烈建议在运动的黄金时段,走上40至60分钟,或六千到一万步,就是在延长寿命。
三、人生与空间
人的一生,到过很多地方,住过很多房间,坐过很多交通工具,……这就是我们的空间轨迹,这也是人与动、植物最大的区别。植物就是一个位置到终生,活了上千年,它的空间很小,速度几乎为零,从生命的角度看,无异于人的晚年,无异于"死亡"。动物可以到处乱跑,空间轨迹很复杂,但生存空间很小,生存时间也比较短。
现在有一种慢养生说法,比仿大树、乌龟等因静而长寿,认为人以慢动为主,可以增加寿命。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对于老年人确实需要慢节奏的生活,慢运动的养生,因为已经老化的身体,生理上不可能快,也不需要快了。但从人生与空间的角度看,老年人应该常换换空间居住,常到室外走走,这既有利于健康,无异于在延长有效的生命时间。
但慢养生对年轻人是有害的,他们生理上不适合慢,而且要做的事情多,空间轨迹长,只有科学的高速运转,才能高效做事,延长有效的生命时间。因此就运动养生而言,虽然老、中、青都需要,但节奏与速度是不一样的。
从人生与时空的关系看,延长有效生命的做法就是科学的运动。老年人慢运动,多换地方住,多到户外走走,可延长有效寿命。年轻人运动要适当快些(一般最好不要激烈运动),多换地方住(比如外出旅游等),多参加富氧运动,就可延长有效生命时间。少、幼儿不宜激烈运动,只能恰当的活动,多到大自然中去,多参加旅游等活动,也就延长了有效生命时间。
最后再说一句话,如果你对本文完全没读懂,那么请你记住一句话,"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