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接着叭叭自然数,昨天谈了孩子认知数的发展规律,今天再聊聊自然数列及其特点。
随着生产发展,人们逐渐将数从具体集合中抽象出来,从而形成了现在的自然数列。把自然数按照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的顺序排列起来,得到一列数:1、2、3、4……这个数列叫做自然数列。自然数列有以下特点:
1.有始性,1是自然数列的最前面一个数。
2.有序性,每一个数的后面都有一个且只有一个后继数;从“1”开始,每一个自然数的前面有且只有一个先行数。任意两个相邻自然数之间都差一个单位。
3.无限性,即自然数列里不存在最后的数,它是一个无限集合。
说到这里,我们要将自然数与自然数列做一个比较,二者是两个不同概念,自然数表示的是一类等价的、非空的、有限集合中的元素的个数。自然数列是由自然数组成的集合,是无限的。
在认识自然数列时,关键是要孩子理解相邻数的关系,前面的数一定比后面的数少一,后面的数一定比前面的数多一,认识、了解这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明白了自然数列是不能被打乱的,数在数列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我们在学习相邻数时,需要反复的操作比较一个数与它前面的一个数、后面一个数多一、少一的关系,并在操作中发现这种关系的传递性,总结出自然数列两数之间都差一个单位。
了解了这个逻辑关系,也就很容易明白自然数列各数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便可以和孩子玩找朋友的游戏来复习、巩固相邻数的知识了。
每天和老李一起动一下,做做思维的体操,让脑子更灵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