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209990/4f717cc9b2086a1b.jpg)
每天都是那么晚才能坐下来做输出,拖延症患者伤不起啊!
今天来叭叭关于相邻数的事,相邻数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自然数列中挨在一起的两个数,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在学习相邻数时我们要让孩子感知和理解三个相邻数多1和少1的关系,知道10以内各个数的相邻数。
但是爸爸妈妈要记住哦,学习相邻数不是让孩子机械的记住每个数的相邻数,而是要理解相邻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我们要先引导孩子感知和理解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感知和理解三个相邻数的关系。
带孩子学习时,我们可以先从单个物群的数量变化开始。例如,先呈现4颗糖果,让孩子数数一共多少颗,在孩子回答正确之后,家长说“我再添上一颗糖果,现在一共有多少颗糖果?”孩子再次计数得到正确答案后,问孩子:“刚才4颗糖果,现在怎么变成5颗糖果了?”通过提问变化的过程,引导幼儿关注4和5之间的关系。
孩子掌握了单个物群数量变化后,可以进行两个物群的数量变化。在学习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变换使用“添上”、“加上”、“拿走”、“减去”、“去掉”等语言,帮助孩子理解描述同一情景的不同词汇,每次操作结束后一定要用准确清晰的语言总结刚才所展示出的数之间的关系,如“4个再加上1个就是5个。”
爸爸妈妈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操作:
1.感知两个相邻数之间的转换关系,如2个添上1个就是3个,3个拿走1个就是2个;
2.出示相邻数的实物,竖式排列,对应比较认数;
3.引入观察,比较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前面的比后面的少1,后面的比前面的多1;
4.小结,进行3个相邻数之间的连续比较讲解,一个数,前边的相邻数比它少1,后面的相邻数比它多1;
5.让孩子反复的操作实物,感知相邻数之间的转换关系,从而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在数学学习中切忌,不要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要通过看起来反复、无聊的操作来帮助孩子真正的理解其意义。
每天跟着老李一起动一下,做做思维的体操,让脑子更灵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