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知后觉间,已经临近了小年。
壹。这段时间的生活,我不断被要求穿梭在各种酒席场合,例行公事地至少吃两餐饭菜。往疲倦的胃里塞入来自各个地方然后混合而成的油腻食物,马不停蹄,动筷不歇,等所有菜式上齐,让所有菜碗都动过筷,最后匆匆离场,接下来,又紧锣密鼓地迎接次日的一场场。
如此往复几日,清晨被叫醒早起去奔赴宴席,下午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回到家里,有一霎那,望着眼前的所有起居,不禁怔住,它们如同客旅的旅馆,白天与它们无关,只作晚上的停靠和休憩。待到往复几日的终结,它才真切回归家的感觉,于我们产生心灵归属之感。
贰。所以,也常会有这样的心理反应:放假前,幻想放假后的百般事宜,如何进行,怎样收获,想象得绝佳美妙,洋洋得意。可事实,假后远不如幻想,深处完全放任自流的状态,一时半会摸不着边际,只想在放任自流的时间里,不断放任自流下去,永不苏醒。有人因此感叹:现在的空虚状态,倒是挺想念上班时的朝九晚五、按部就班。
叁。看到四处飘散的时间信息,才觉察明天是小年。已然记起,当即对小女孩说:从明天起,莫去画画了。她反问:为什么?我:明天过小年了,留在屋里过节!她:但是我想去!我:你老师也要过节啊!她:我老师他不过节,也不过年!我最后差点爆发然则却很平静:那是他!!
我以为她大概坚持自己的想法去做,视我而不见,置若罔闻,结果是她转而打电话给她老师,说明过年这段时间不再去了。
中国人逢年过节,有种过坏了的味道,大家不看重,无所谓,甚觉无聊,乏善可陈。在我看来,绝非如此,即便我也会觉无味无聊,如果人带着最起码的珍视态度,我想它必然蕴味绵长,回味无穷。在家庭里,大人不去把一个节日、一个节日的方方面面当作一回事,小孩子又怎会懂得如何去尊重中国的传统节庆。
其实今早她六点多起来我还在迷糊难醒之时,她在向我抱怨:我感觉今天穿了棉衣还是很冷。我安慰:冒关系,今天会出太阳果!她回答:好吧。我继续睡过去。
在此之前的几天里,她自己跟随闹钟早起,看情况吃早餐,雨天阴冷下独自搭车去至少一个小时车程、且需转车的地方学画画,画上一整天,下午碰到堵车情况,可能天全黑后才能到家。她今早这样一说,大概希望不去。我很少包容地允许她可以半途而废、打鱼晒网。有时试探性地问她:蛮辛苦的,要不,别去做了?她反而坚定自己,不肯放弃。孩子应常去训练她努力、不怕辛苦的品质,儿时形成的定力和品性,可以使她面对以后人生中出现的惊涛骇浪、大风大雨,不至于被打倒、被击垮。
肆。老人家趁天气暖融,将红薯片剪成棱形,在柴火上炒成干脆的过年零食,我游荡于冷风微阳间,干枯的荷枝等待时机,油菜花陆续冒寒而立,转眼,这又是一年春好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