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788913/32713359ba85b0f2.jpg)
《天龙八部》里有位很牛的反派和尚叫鸠摩智,是吐蕃国国师,人称“大轮明王”,武功卓绝、佛法精湛,后被段誉吸走内力,转而大彻大悟,终成一代高僧。
“鸠摩”这个姓氏在中国非常罕见,属于外来姓氏,发源于天竺,即今天的印度。
金庸在书中并未对鸠摩智的出身进行详细说明,所以很多人揣测鸠摩智的原型。有人说是来自北宋时期吐蕃国著名的译经师般若鸠摩罗,这位大师一辈子从事翻译工作,翻译了诸多佛学经典,为藏传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还有一种说法是鸠摩智的原型,来自东晋时期的著名高僧鸠摩罗什,这位僧人的一生绝对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
简单概括,因为太出名,间接引发了两场战争,还被逼婚两次,充分证明了人太出名麻烦多是自古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要说的就是这位叫鸠摩罗什的僧人。
玄奘在西行的时候,到了凉州(今甘肃武威),在这里说法,一时间听者云集、盛况空前,虽然人还在中原,名声早已传到了西域,这对他以后的西行影响非常大。
凉州这地方不仅产横行天下的大马,因为挨着西域,很早就通货羌胡,还是当时河西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佛教非常兴盛,所以玄奘才如此受欢迎。
这就得提下鸠摩罗什了,他曾经在凉州讲经达十六年,作为当时最优秀的僧人,佛教在凉州能够如此昌盛,鸠摩罗什起了重大作用。因此,玄奘一到凉州,首先参观的就是鸠摩罗什寺,表达对这位大师的仰慕之情。
下面,我们着重说说鸠摩罗什戏剧化的一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3788913/11406509e865e887.jpg)
鸠摩罗什的祖籍是印度,家世显赫,世代都是相国。可到了他的父亲鸠摩炎时,鸠摩炎痴心佛法,主动放弃了相国的权位,最终为家族所不容,无奈跑到了龟兹国(今天山南麓)。
当时的龟兹国国王有个妹妹叫耆婆,名字虽然不好听,但耆婆不但长得貌美,而且聪慧,眼光也非常高,拒绝了无数王公贵族的求亲。
后来,耆婆偶然间看到了游历到此的鸠摩炎,一见钟情,决定非鸠摩炎不嫁。鸠摩炎一心追求佛法,立志不成家,坚决拒绝,耆婆一看,就找自己的哥哥龟兹国国王帮忙。
最后,在国王的干预下,鸠摩炎被迫和耆婆公主成了婚,耆婆公主随后生下了鸠摩罗什。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很有意思,婚后,曾经强迫鸠摩炎结婚的耆婆公主开始信仰佛教,后来还决心出家。而最初一心追求佛法的鸠摩炎却爱上了家庭生活,苦劝妻子不要出家,耆婆公主不理会,毅然抛家弃夫,带着儿子鸠摩罗什一起出了家。
想想人真是善变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以后会怎样,太多的未知摆在前面,保持初心太难了。
咱们接着说鸠摩罗什,还是老套路,什么天资聪颖、异于常人,很快就脱颖而出、名声卓著。
鸠摩罗什名声大到什么程度呢?当时中原正处于东晋十六国割据时期,前秦主苻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风声鹤唳”的成语出处,就来自苻坚攻打东晋的淝水大败)正忙着统一南北,听人说了鸠摩罗什的大名后,也正想威服西域,于是就派骁骑将军吕光进兵西域,用武力迎鸠摩罗什来长安。
吕光率大军进军西域,西域诸国望风而降,但龟兹国国王白纯坚决不降,因为舍不得交出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劝国王,说咱们国运衰微,实力上比不了前秦,还是答应吕光的条件,保国家平安要紧。
但白纯坚决不答应,吕光于是率军讨伐龟兹,经过半年苦战,击败了龟兹国和前来援助的其他国家,白纯无奈出逃,鸠摩罗什就落到了吕光手里。
吕光不信佛,一看到鸠摩罗什,觉得平常无奇,不像传说中那样聪明超凡、智量过人,就有意要鸠摩罗什出丑,让他骑牛和劣马,而且还要求鸠摩罗什娶龟兹国国王白纯的女儿为妻。
鸠摩罗什坚决不从,吕光玩了个绝的,他请鸠摩罗什喝酒,把他灌醉,然后把他和龟兹国王女儿关进了一个房间,结果醉酒的鸠摩罗什意识全无,生米煮成了熟饭,没办法就娶了龟兹国国王女儿。
也就是鸠摩罗什重蹈了老爹鸠摩炎的覆辙,不过老爹是迫于权势,他是被算计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788913/94f1af2c122a76cf.jpg)
咱们接下来说由鸠摩罗什引发的第二次战争。前秦苻坚在淝水大败后,国力大衰,反抗势力层出不穷,后来,被后秦主姚苌俘虏并杀害。
前秦一灭亡,吕光无所依靠,于是用武力割据凉州,建立了后凉政权,鸠摩罗什便在凉州讲经。
后秦主姚苌称帝后也听说了鸠摩罗什的大名,就派专人去凉州请鸠摩罗什。此时,吕光发现了鸠摩罗什的过人之处,不仅佛法高深,而且智计多谋,能言福祸,死活也不肯放。
姚苌后来带着未见到鸠摩罗什的遗憾离开了世界,他的儿子姚兴继位后,为了完成老爹的夙愿,发兵攻打凉州,这就是鸠摩罗什引发的第二场战端。后凉不敌后秦大军,便投降了,这个时候,鸠摩罗什终于被迎入了长安。
鸠摩罗什一到长安便被以国师之礼相待,他悉心讲法,全心译经,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有意思的事又发生了,姚兴一看国师这么劳苦功高,就选了十名美女送给鸠摩罗什为妾(前文讲过鸠摩罗什已经娶了妻),鸠摩罗什想起以前被吕光逼婚是侮辱,姚兴这次却是尊重,便答应了。
这件事情造成的影响非常大,众多僧人一看国师这左拥右抱、美女相伴,还不耽误修行,咱们也学学,这样即使出家还能享受艳福。
鸠摩罗什十分忧虑,自己娶妻实属无奈,如果僧人们都学自己,那佛教僧侣的生活方式就彻底改变了,也背离了佛祖释迦牟尼的修行宗旨。
于是便召集众僧,指着一满钵的针说,你们要是能像我一样,把这一钵针吞下去,就能娶妻,否则,绝对不行。然后当着众僧的面,将一钵针吃了下去,毫无异样。众僧一看鸠摩罗什有异能,不敢效仿,便绝了娶妻之念,这便是著名的“罗什吞针”的典故。
这位得道高僧被逼婚的故事成为了佛教史上的一段逸事。鸠摩罗什也自觉犯有大戒,一直告诫弟子,千万不要学自己,沉溺于世俗之乐,忘却出家修行的乐趣。
东晋高僧释道安有句名言叫:“不依国主则法事不立”。传统政治,皇权高高在上,宗教的力量再强大,也得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意志,所以鸠摩罗什的一生才会出现如此戏剧性的画面。
感慨一下就是:做人难,做僧人难,做个名僧人更难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