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去山上锻炼打坐,偶遇一名僧人,是附近山中寺庙的僧人,受其邀请共同去品茶。期间,这名僧人对我说:“世人总说茶禅一味,禅和茶怎么能一味呢?茶道都在说道家的东西,其实佛和道是不相容的,而禅是我们佛家特有的,不属于其他宗教。”言语间,僧人的排他性非常强烈。出于对出家僧的尊重,我也不便直言反驳,微笑而过。其实,我很想反问:“茶有八万四千味,犹如八万四千法,你闻到几种?而为什么修行有成的佛门高僧称之为得道高僧,而不是得佛高僧或得禅高僧呢?用你的说法,岂不是道就是道家特有的?”
合一而乐天道不孤,生死为一大事,对实相本质有终极归宿,呈现终极价值而能同见同行,得到心灵上的共鸣。而这个共鸣亦称之为“共识”,共识就是从各自不同的观点出发,先放下自我的成见,共同来解开生死大事,使其能证信,断惑,息诤,断疑生信而能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共识可促使人际关系更祥和,是理念更提升,使德行更完美。
孟子曰:“一人溺援之以手,天下溺援之以道!”
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能成为一棵大树,皆有延绵不息的生机,筑建九层高楼,必须有巩固的地基,心地善良是修身的基础,千里之行,有明灯引路指导明确的目标,才不会陷入歧途。古今中外圣佛大道至理乃是不二,圣佛示现指引世人了悟生死大事,就好像在没有月光的暗夜里,突然停电,四处变得一片漆黑。世人若无明灯指引,岂不是如同无头苍蝇?
中庸:“凡所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造物主造化人类,有不同的肤色,但是五官五脏的功能是一样的。五脏各尽其职的扮演好角色,和睦合作,才能使得身心灵健康。
圣经:“圣灵显在各人身上,是叫人的益处。但如今肢体是多的,身子却是一个。”
有些世人因私心与偏见,自是,自伐,自矜,甚至自以为是,将智慧的种子节节肢解自毁造化与生机,此时更需要有好的明灯指路,点亮心中的黑暗,化解内心的阴霾。而我们的名师,正是这些先贤大德的智慧结晶。在这些结晶的帮助下,大道无形,大道无名,却可以从天地所造化有形之事物来契悟,必可受益。
一把琴,有粗线细弦,经过乐师在合弦才能弹奏出悦耳,扣人心弦,使观众情绪也能随着音律起伏而共鸣。
一个家庭,有时在各自的因缘,所接触的教门不同,就因各人浅见而使夫妻或婆媳之间产生歧见或失睦,这就如同尚未踏入门一般,没有入悟寻得生命的种子。
一颗树,树叶枝干再多,也是来源于一颗种子,所谓“形于外”就是比喻各个教门犹如枝叶一般,就算八万四千法门,各成一派,可是都是来源于那颗种子,种子就是“诚于中”,所以称之为万教归“宗”。
圣经:“因为凡被上帝的灵引导的,都是上帝的儿子。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
圣经:“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上帝家里的人了。”
圣经:“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圣经:“我们务必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古圣云:“四时行焉,万物育焉。”
天地自然规律有四时之春夏秋冬,人有四段生老病死。大智者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唯有启发心灵,明大道,行大孝,成大德。合乎大自然是亘古至今永恒不变的规律。也唯有团结和气与尊重才是修身行大孝。行大孝、明大道、培大德则必须和睦才能能拥有平安,财富与成功,而彼此建立德行的事。团队人群相处,懂得以感恩和尊重,方能自然和睦,相处“常行下心”普行恭敬,活得有尊严是“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这几天,有个朋友来找我喝茶的时候说:“我现在就是要保持一种正能量就好,不再去听那些负面的,也不去管什么运好不好,不胡乱欠债背负因果。”其实,我觉得这样不见得是好事,学习传统文化古圣典籍,以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来提示世人:“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要依此目标来修行。
求道,就要开心窍,耶稣开他们的心窍,是他们能明白圣经,。有智慧参学者;玄门不启开,慈光不进来,心灵难顿悟,如何笑开怀?世上一切的纷争,来自各自内心有物,即“物不格”不能寻根而“明心”,放不下自我成见,难有“致其知”就不能布德而见性。
圣经:“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罗网。”
圣经:“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
达摩:“若未逢师匠,溢溺凡愚;一遇明师,还沾圣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