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户外人来说,温哥华就是个全年无休的户外天堂:爬山跑步四季皆宜,骑车滑雪则可以划分为衔接紧密的两季――雨雾弥漫的冬春可以去体验高山和越野滑雪的乐趣,艳阳高照的夏秋则可以推出在车库挂了半年的爱车,换上鲜艳帅气的骑行服在阳光下与户外美景零距离接触。骑行比跑步走得更远,比开车更接地气,更能看到城市的细节风情和郊区的美景,是各种纬度了解和品味一个城市的最好方式。本期北美户外专栏和您一起走入骑行的世界。
来自自行车大国,骑行绝非新鲜事物,到了温哥华还是被本地骑行刷新概念了。看到身着骑行服的帅哥靓妹大多数身材修长技术娴熟,轻骑驰过街道海边,忽然发现骑行不只是环保的交通方式,更是一项时尚的健身运动。买一部入门级的自行车,配备头盔等基本装备,了解相关交通规则,提前探测好安全的自行车路线,就可以开始全新的探索之旅了。
温哥华是个骑行很普及的城市作为初行者,一个“小”目标就是骑遍大温的每一条自行车道和桥梁,体会“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的速度和自由,既能避免驾车的疾驰而过,又不会被徒步的体力所限。所以当领队一提出来三桥连骑(Pitt River Bridge,Golden EarsBridge和Port Mann Bridge),马上跟伙伴们积极响应。骑行路线设计为安全舒适有view的off-street路径,最大程度降低了在高速公路与机动车争道的危险性。
下班后到Larfage Lake天铁站和队友集合后整队出发,骑行伊始还是在城市里的Local Street Bikeways穿行,按照交通规则通过十字路口。骑过Lincoln Park,来到Mary Hill Bypass和七号East 路口。一路大部分行驶在舒适的Off-street path,毫无机动车干扰,安全舒适中不知不觉到了Pitt River Bridge。经过一个不太陡的上坡,大家相逢在大桥之巅,俯瞰菲沙河谷,感受海阔天空。虽然车流不息,但与机动车道隔绝的Protected Bike Lanes非常安全宽敞。车轮沿着斜拉钢索行进,仿佛骑行空中迎风拨动巨大的竖琴。继续策马狂奔,一路下坡到达Pitt Meadow。
Pitt River Bridge下桥后的一段基本在pitt Meadow城市里面的Painted Bike Lane上骑行,虽然是share道路,Pitt Meadow的机动车司机都很和善,主动留出空间。这段比较平缓,还有一些省力的下坡路,所以很快就到了第二桥,Golden Ear Bridge金耳朵大桥。这个桥比Pitt River Bridge大得多,一直在自行车隔离车道爬坡相当长的一段,非常考验爬坡能力。
Golden Ear Bridge下桥后到达Surrey,穿过一段高速,费力爬上一段极考体力的大上坡,想起高人提到过上坡要用到摇车技术。对付长距离骑行,上坡必须有技巧才合理地利用和保持体力,坚持到底,看来哪一行的水都不浅。夜色上涌,不敢停留直奔第三桥Port Mann Bridge。上桥前一段舒服的大下坡,再经过平缓的爬坡来到大桥之巅,尽情欣赏菲沙河的景色。天色已暗,江阔天宽云涌,恰似柳永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又如蒋捷 “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已无心追究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人生问题,一人单骑纵马江湖,无思无虑,顺着以往驾车捻熟的桥之蜿蜒,扑向瞑瞑暮色中桥下的万家灯火。
Port Mann Bridge余下路程大部分在没有机动车辆而且景色优美的Poco Trail里面行进,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前终于到达起点。和两位护送到底的骑士开心击掌告别,为三小时的快乐骑行划上句号。
骑行路线:Larfage天车站,Coquitlam-->Pitt river bridge-->Pitt Meadow-->Golden ear bridge-->Surrey-->Port mann-->bridge- Larfage天车站,Coquitlam
数据:往返46公里,累计拔高/下降500米,总用时约3小时
程度:初中级
三桥骑行路线图安全骑行要点:
--BC机动车驾驶条例(British Columbia’s Motor Vehicle Act)规定自行车与机动车辆具有相同责任和权利。为保证自身和避免对行人和车辆造成困扰,骑行者应该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得更好。建议在掌握相关骑行交通规则(参考网站:bikesense.bc.ca)或参加有执照的骑行教练带领的自行车普及课程(参考网站:https://bikehub.ca/about-us/hub-cycling)之后出行。
--选择自行车路线骑行,尽量避免与机动车并行的share road。大温的自行车线路设计完善,出行前请查询相关专业网站(如https://www.translink.ca/Getting-Around/Cycling/Cycling-Maps.aspx)按照大温骑行地图结合google map实际街景设计安全骑行路线,并用专业导航软件指引(推荐Free APP: RunGo、MapMyRide、BikeBrain等)正确路径,降低骑行风险。
--遵守交通规则,配备安全骑行装备,用正确的手势与车辆保持沟通。违反交通规则和安全行驶规定,会增加自身骑行风险和他人不便。交通警察也会对在人行道骑行、不佩戴头盔和夜间头灯尾灯、不给出正确手势和不按照交规停车让行等违反交通规则处以罚款。
--携自行车搭乘公车的相关规定:携自行车可搭乘所有的公交汽车、Seabus和WestCoast Express, 天铁除工作日上班高峰期(7-9点)东向行驶和下班高峰期(4-6点)西向行驶方向之外都可搭乘。
官网发布的自行车交通规则选车普及:
自行车大体按用途分为公路自行车和山地自行车,还有兼顾两者的hybrid。初级骑行者可用入门级自行车积攒里程和经验之后再按照个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自行车。
公路自行车(Road bicycle),用来在平滑公路路面上使用的车种。“轻快”是公路车的代名词,设计考量高速,如可减低风阻的下弯把手,较窄的高气压低阻力外胎,但亦让它的抓地力有所下降,容易受到人行道、竖纹排水渠等“陷阱”的伤害。重量较轻,在公路上骑行时效率很高。
近年来新兴的公路越野车Cyclo-Cross/CX和碎石公路车Gravel Bike使公路自行车突破了仅适合平滑公路的局限。公路越野车Cyclo-Cross/CX兼具了公路车高速奔驰的性能,以及山地车横越泥泞石砾的天份;碎石公路车Gravel Bike比cx更为粗犷,是一种可以用作通勤、骑游、上山、训练、甚至长距离耐力赛,一车通杀的“万能公路”,简单来说就是公路越野车部件配置与耐力赛车舒适几何结构的结合。
碎石公路车Gravel Bike 【 户外骑行系列】一骑轻尘走三关 ---菲沙河三桥骑行记 (作者:tanisan)山地自行车(Mountain bike),为崎岖不平的山地林道而生;碟刹、粗齿胎、高强度,通常具有变速器可变换省力或快速的档位,有些会在车架安装避震器。但在公路骑行时笨重费力,速度是短板。
混合动力自行车(hybird)融合了公路自行车、旅行自行车和山地自行车的特点,采用平把设计,以及比山地车更轻更薄的车轮和光滑轮胎,适合城市通勤和轻越野。缺点是专业性无法与公路车和山地车比拟。
旅行车(Touring Bicycle)用于长途自行车旅行,拥有极高的强度、耐用性,强大的挂载能力亦让其能轻松地“拖家带口”,携载数月的补给、装备于旅途之上。
当你爱上了骑行,带着爱车负上背包就能驶过颠簸的路途 ,穿越黑暗的隧道 ,自由而灵活地畅行在参天森林、高山草场、滚滚长河、皑皑雪山、美丽海岛。。。在不断而来的困难当中体验挑战,在遥远的他乡体验风情,在旅途的终点体验成功,充分享受旅行过程之美 ,这就是骑行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