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共汽车的加速,我的心情也开始了加速。慵懒了一天的躯体,因为这一刻的加速而有了点点活力。
最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疲劳,身累心乏,恹恹无力。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呆着,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慢慢地放空自己。
一周七天,没有给自己留一天休息的时间,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每天重复在一个状态里,有时候感觉自己上课要上吐了,即使这样,课还是要一节不落的上。
有时候感觉自己不会上课了,讲到一半突然像失忆了,每次牢记于心的内容像是被悄悄偷走似的,怎么也记不起来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对于一个自认为负责任的老师来说,发生这种问题是很羞耻的,表明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过关,也是态度不够严谨。
生活,工作一成不变的,周而复始的往前赶着,只是在不停的赶路,往前,再赶路,继续往前,似乎走到了那一段都不重要,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风景。闭着眼走路,只为走路。
一个不断被重复着的动作,有一种结果是变成了肌肉记忆,还有一种结果就是变得麻木机械,只为一个僵硬空洞的结果。
我似乎是进入了这样的状态,在重复中只为得到需要动作,没有了之前的多变和开阔。
望着一张张可爱认真的脸庞,恍然觉得自己是那只可恶又可恨的狼,借着美好的名誉行了不可饶恕的恶事。
每每过后就会调整没有被弹起的激情。活脱的思维对于启发那些幼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休眠了的大脑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
坐在车里,整个人随着时快时慢地往前跑着,当车速快一些时,心似乎跳动的频率高一些,起伏大一些,像是极力摆脱死气沉沉速度,想要快一点。
都说人的心脏大小可用拳头的大小来比量。我的手不大,自然拳头也不会大。难道心量的大小也与尺寸相关吗?是不是小的场地难以有起伏?
从来都自认为是个思维活脱,天马行空的可爱的人,可是最近的四肢酸痛,大脑麻木生生的折了我的自信。
就连坚持了将近一个月的更文都无从写起,纵使心有千言万语,提笔就涩涩无从下笔,那种想吐露,却哽咽于喉的感觉让我挫败。
车还在不快不慢地开往目的地,坐车的人,心思百转,纠结时,眉头高高皱起,明朗时,两眼熠熠生辉。
在这一暗一明的起伏中,人的心得有多少个起步,加速,又减速啊!
车慢慢地停了,目的地到了。借速的人要开始了另一种速度启程,不管是何种方式,只要有行驶,就会有速度,也就有了加速度。
人生就如一辆行驶中的车子,载着梦想,美好与希望,也有艰难和困惑,时快时慢的行驶在一条长长的道路上。无论是起步,加速,或减速,都载着一个人的全部一直往前。
网友评论